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比《兰亭序》更漂亮的行书,永久禁止出境展览,赵孟頫也只学到三成!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三余书社:
比《兰亭序》更漂亮的行书,永久禁止出境展览,赵孟頫也只学到三成!
行书以灵巧自然、婀娜多姿著称,书写起来能兼顾速度和美观,是书法家和普通大众最常使用的一种字体。
行书历史悠久且出了很多名家,他们留给世人难以计数的经典作,还形成了“天下十大行书”的书法。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位列“天下第一”,凡是见过“神龙本”《兰亭序》的人都会被它的美所折服,此作也被誉为是“中国书法的典范”。
不过,《兰亭序》一直存在真伪之辨,原作也不知去向了,而且“神龙本”也存在瑕疵,不论是真实性还是书写的自然状态,都很难称得上完美。
有一件作品,论用笔之妍美、笔法之丰富,丝毫不逊色于它,此作就是《文赋》。它被称为“大唐行书之冠”,出自陆柬之之手。
与《兰亭序》相比,它不仅是初唐名家真迹,而且书写时的状态、笔画的处理等,也远比“神龙本”自然。
陆柬之是初唐时期的大书法家,他是虞世南的外甥,“草圣”张旭的外公。世家大族出身的他,自幼博览群书、精于翰墨。
他在虞世南指点下启蒙,仅用数年时间便有所成就,时人称其有“出蓝之誉”。他初学虞世南、欧阳询、智永,进而直追魏晋,研习“二王”。
《文赋》纵26厘米、横366厘米,共144行、1658字,正、行、草三种字体交杂,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通篇浑然天成。
这部作品是陆柬之数十年磨一剑的心血,因为《文赋》是其祖上陆机所写,如果没有足够的书法造诣,他绝不敢下笔,生怕辱没祖宗。
《文赋》起笔藏露兼用,笔尖衄搓、蓄力、使转一览无余,行笔以中锋为主,笔画爽利俊朗,用笔方圆兼备。
既有二王之妍美,又得虞世南之温润、欧阳询之严谨。通篇结字婀娜有致、圆润内敛,一派平和简静的韵味,深得晋人神采。
明代宋濂认为赵孟頫毕生学习此作,是其笔法的重要来源,赵氏终能“十得其三四”,学到了他三四成的功力。
而赵孟頫也在跋文中盛赞此帖“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
此作递藏有序,如今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该馆的一级文物,因太过珍贵永久禁止出境展览,连《祭侄文稿》都没有这个“待遇”。
此作笔法丰富严谨,字字完美无瑕,是我们学习古人笔法,提高用笔水平的绝佳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