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哈佛珍藏赵孟頫“绝版”真迹,已超越智永、米芾,堪称“最美中国字”!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法网
哈佛珍藏赵孟頫“绝版”真迹,已超越智永、米芾,堪称“最美中国字”!
自魏晋之后,行书功力位于“巅峰之境”的书法家,当数智永、米芾、赵孟頫,智永乃王羲之第七世孙,毋庸置疑,他得家传笔法,深谙魏晋纯正古韵。
他的行书从容遒和、畅达婉转,气韵悠然散淡,座下弟子无数,譬如“唐楷”创始人虞世南,就是“关门弟子”,在笔法传承谱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米芾与智永不同,他凭借自学,掌握“二王”技法,由此衍生“刷字”笔法,用笔八面出锋,极尽痛快峻健之势,风格十分个性,甚至他临摹的“二王”法帖,能以假乱真,乃书法界“绝世高手”。
按理说,两位如此强悍的“书法天才”,后世难有超越者,然而元代书坛“盟主”赵孟頫,却在晚年时,写出一幅“神仙之作”,胜过了智永、米芾,此作就是《梅花诗》。
元皇庆二年(1313年)五月,赵孟頫赏梅后兴致大发,撰写数首诗句,此作在史料中没有记载,书法界少有人知,仅此一件,乃罕见的“绝版”行书。
全文共计487字,此时赵孟頫已60岁,对于毛笔的控制更加老道娴熟,卷中点画秀丽俊逸、清雅舒和,字体结构稳健,每一个字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比方说卷中的“夜”字,以侧锋切入,力道浑雄,线条匀称从容、飞动潇洒,点画向左倾斜,而力道右方更重,在险绝中,保持水平稳定,更富有趣味性。
章法层面,节奏与王羲之相同,时而轻盈瘦劲,时而雄健浓厚,穿插之势,更富有韵律性,但较之“王书”的紧密,此作取学李北海,字体间距宽阔明朗。
整体来看,视觉效果明快,给人超逸脱俗、神清气爽之感,其实赵孟頫行书的精妙之处,与米芾、智永皆不同,他们两人是在典雅之韵、笔法变化上,得“王字”真传。
而赵孟頫将内在清幽格调,和外层研媚之姿,这2大重点尽数还原,笔笔形神兼备,堪称“最美中国字”,无愧于后世夸赞“超宋迈唐、直接右军”。
时常临摹此作,可以增强用笔的灵活性,在严谨势态中,初步了解动态感、多样性,掌握古人的雅正气韵,若能将此作学会,日后临摹王羲之、智永等人的法帖,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