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究竟谁是画坛“世纪遗珠”?潘天寿力推的线描人物名师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究竟谁是画坛“世纪遗珠”?潘天寿力推的线描人物名师
原创 点击订阅→ 书画频道
他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承者
以线造型,堪称绝伦
他是潘天寿力推的名师
在人物画教学上孜孜不倦探求
他的名字可能不为很多人知晓
但他做出的贡献却不能小觑
今天说一说这位画坛“世纪遗珠”
黄羲(1899-1979),原名文清,又名文倩,号大蜚山人,福建仙游人,是20世纪中国画坛著名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师从李霞、李耕,继而上溯吴彬、李在、曾鲸、上官周、黄慎等闽派人物画的精神与技法,在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习时又接受西方造型艺术,并得到吴昌硕、王一亭、诸闻韵、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等师友的指授。
青年黄羲
01
潘天寿
为何礼聘黄羲?
20世纪50年代,主持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的潘天寿计划打造中国画系的“硬核”教学班底。
1964年,浙江美术学院部分教师合影
他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三位名师,其中山水画科请来了陆俨少、花鸟画科请来陆抑非,人物画科则力邀黄羲执教,这在当时可谓是三足扛鼎。
黄羲《八仙图》
170cm×93cm×4 纸本设色
福建省黄羲博物馆藏
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间应当拉开距离,考虑到以西方素描方法作为人物画的造型基础,将损害“以线写形”这一传统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必须重视对传统的继承。
黄羲兼工带写,功力深厚,擅长传统人物画,请他来开展教学工作,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传统丰富的笔墨技法,又能进一步推陈出新,开创人物画的现代面貌。
02
黄羲讲解透彻
学生心中“他排第一”
黄羲课堂示范
1957年7月,应潘天寿先生礼聘,黄羲出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员,教授中国人物画传统技法。
在黄羲任教的十六年间,留下了数十册干货满满的教学笔记和示范画稿。比如对“流泪”表情的讲解,他小字批注“皱眉肌缩,逼眼泪管而泪出”。
黄羲笔记
对人体骨骼、肌肉结构等的钻研梳理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最高成就是十八描,历史上只有木版图谱,然而黄羲来到美院之后,编绘了人物画十八描范本,一笔笔亲自画下来传授给学生,令大家受益匪浅。
黄羲传统人物画部分课徒画稿
黄羲喜欢将宣纸粘在展板或墙上,悬臂作画,很少打草稿,炭笔勾勒几笔就上墨,准确生动,边画边讲。不论用墨浓淡亦或是线条疏密,先生一画出来就是最合适的,极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黄羲作画
据当时学生回忆,“人物画讲解之透彻,他(黄羲)是排第一的”。上黄羲先生的课最大感触是画国画应能下笔知情。
03
画坛遗珠
终将在蒙尘中焕发光芒
当时有一些质疑传统的声音,黄羲始终认为,线条是中国人物画的体魄,以运用线条刻画形象正是需要突破的问题。
“刻画形象,不是在线条之能不能刻画形象,而是在我们能不能运用这线条的问题。因为人物形象,古人同样是取像于真的人,古人的绘法,又全是运用线条的。”
黄羲传统人物画技法研究稿
黄羲在强调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也指出不能机械地照搬古人。只有借传统的“笔墨之趣”,掌握现代的“肖形(像)技术”,并不失“形象之质”,才是现代国画人物画创造的最佳路径。
“我们学古人之迹,更须注意古人所致胜之功。为此我们临摹名迹,只能追寻古人的运笔布白之法,至于模拟形神工夫,在纸上已隔一尘了。唯须从实践中去体验生活,才算是睹得真龙。”
黄羲白描现代人物写生稿
黄羲全面而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把传统人物画技法系统地融入教学,突出白描等基础,成为浙江美术学院的人物画教学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的技法构成了画面的强烈艺术感和传统笔墨的韵律感,潜移默化影响了一批年轻人,对“浙派人物画”风格的形成起到了独特的引导作用。
黄羲坚守中国画笔墨传统,倡导重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文脉传承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我的精神可以渗透在笔画中,我的生命可以寄托在笔楮中。”先生虽一直为人低调,但其艺术终将在蒙尘中焕发光芒。
黄羲
HUANG XI
作品欣赏
黄羲人物画
黄羲笔下的作品多以历史人物及民间神话传说为主,造型生动,古意盎然。其现代人物画创作融入深厚的笔墨功力,别开生面。他还旁及山水、花鸟,作品清新俊朗,独具情趣。
麻姑系列
麻姑是黄羲创作中常见的题材之一。他笔下的麻姑突破了古代仕女画法,设色淡逸,造型精微,清灵而又有时代感,体现了一种古典的东方女性美。
鹿苑长春 黄羲
麻姑仙鹿 黄羲
麻姑仙鹿 黄羲
麻姑晋酿 黄羲
旨酒延年 黄羲
古典人物
在古典人物的创作中,黄羲“以线造型”的笔墨技法行云流水,比如《愚公移山》采用传统的折芦描,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头部结合了素描的明暗及结构处理,带有体积感,散发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愚公移山 黄羲
黄羲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白描与素描相结合,即使在传统风格的作品中也体现出明确的现代意识。
钟馗图轴 黄羲
关羽读春秋 黄羲
布袋图 黄羲
铁面御史 黄羲
郑成功 黄羲
右军书扇 黄羲
寿星献桃 黄羲
十八描
“十八描”指的是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混描、曹衣描、钉头鼠尾描等中国传统线描的十八种描法。为了更好让学生把握用线的能力,黄羲以《画学丛编——人物十八描》为蓝本,重新梳理和绘制十八描,成为可借鉴的范本
十八描之战笔描 黄羲
十八描之竹叶描 黄羲
十八描之铁线描 黄羲
十八描之减笔描 黄羲
现代人物
除古典人物之外,黄羲也创作出一系列具有典型现实主义风格特征的人物画作品,体现出明确的现代意识。
抱鹿少女 黄羲
牧羊女 黄羲
采茶图之三 黄羲
老人像 黄羲
茶旗春暖 黄羲
编辑:湘忆 (图源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黄羲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