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智永“关门弟子”写的楷书,尽显“中华之美”,比欧阳询“高级”数倍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智永“关门弟子”写的楷书,尽显“中华之美”,比欧阳询“高级”数倍
原创 三余字画 三余字画
魏晋笔法到了隋唐时期首先传给了智永大师,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此得以继承家传笔法,但可惜的是智永是一个僧人,一生并无子嗣。
为了让古人笔法代代相传,他广收门徒,并对于天赋异禀的弟子亲自进行教授,在这众多弟子中,唯有他的“关门弟子”将魏晋笔法充分掌握。
是智永成就最高的一位弟子,在书法史上流芳百代,此人就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其楷书继承了“二王”的遒劲内敛之势。
字体平正宽朗,用笔圆融遒和,呈现出温润如玉之感,还有几分晋人独特的散淡气韵,尽显淳朴素净之风,没有一丝烟火气。
点画内部筋骨遒劲,字形也大多随势而变,初看可能感到平平无奇,但是仔细临摹几遍就能领悟到其字内涵的劲力,和灵活多变的体势。
因此唐代书画家李嗣真曾在《书后品》中称赞曰:“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萧)子云之上”,同时虞世南还因精湛的书法技艺。
跟渊博学识得到唐代君主的赏识,成为唐代“开国功臣”之一,之后深受李世民重用,甚至宋徽宗在编订《宣和书谱》时,认为其楷书超越欧阳询。
主要原因就是“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在中华传统观念中,都以“低调奢华有内涵”为美,恰好“虞体”点画内在肌理深厚。
气韵儒雅温和,就拿他的《演连珠》来看,此作是虞世南抄写的西晋文学家陆机所作连珠体文章,全文共计384字,卷中字体延续了他的含蓄儒雅之态。
用笔多以藏锋为主,以轻灵的笔势起头,之后笔锋翻转较为柔和圆转,没有欧阳询刚劲锋芒的折笔,字里行间似乎还有几分行书的流畅婉转之态。
行笔气息连贯,前后两笔承接有序,例如文中“探”字最后一笔的捺,就以露锋起笔,向右下方运笔之后,再顿笔露锋,最后向左上方收锋。
形成一个反捺,从而增强楷书的端正之态,与下一笔“奥”字的竖笔相呼应,使书写富有节奏感,气韵上始终保持统一,全卷点画也十分干脆利落。
没有败笔之处,将方圆之变运用炉火纯青,例如一些弯钩的笔法就给出一定的弧度,呈现圆融疏朗之态,给人柔和温雅之感,与欧阳询的方严峻整相比。
此作的外柔内刚之风,符合古人“君子自强不息”的观念,让人越品越有味道,经得起细细推敲,可谓比“欧楷”高级数倍,时常临摹。
可以学到纯正的古人“楷法”,增强用笔的稳健度跟应变性,同时其字气质宁静萧散,用来修身养性,磨练自我心性跟艺术鉴赏能力也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