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2023-09-15 19:58:45)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书法网:

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在李白眼中草书就好像“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确实唐代的狂草用笔纵横肆意,有着龙腾虎跃之势,蕴含强烈的艺术爆发力。

因此如今很多学草者把用笔草率视作主流,但俗话说的好“草书出了格,神仙认不得”,若想把草书的艺术风姿刻画出,恪守严谨的“草法”最为重要。

没有章法的草书就是一团乱麻,说是“丑书”也不为过,所以大家在学习草书时,首先要进行专门的“草法”训练,掌握其中的固定形式以及书写规范。

例如学习米芾的《集古草诀》就是一个不错选择,米芾我们都知道,他是“宋四家”之一,曾临摹“二王”法帖长达30余年,并戏称自己为“集古字”。

甚至他的摹本都被当作真迹买卖,是书法史上“学王第一人”,这本《集古草诀》恰好是他把王羲之学透后,搜遍王羲之法帖,选出1060个常用字集成。

而且在每一个草字旁边,还有一个米芾书写的小楷,用来帮助初学者进行识读,降低学习难度,内容上也采用了五言歌诀的形式,解读草字的组成架构。

以及书写方式,便于大家诵读记忆,例如这句“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就是说,在写“寿”字时上半部分可以写成“圭”字。

之后连笔而下写出下半部分的“可”字,“齿”字也是上下结构,要先把上面写出一个“止”字,之后再顺势写出下面的“司”字即可。

同时此作还对一些形近字的写法进行区分,例如“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就是在说“宁”与“叔”字虽然外形差不多。

但是“宁”字第一笔多了一个右钩,相较于“叔”字略微繁杂一些,而“侯”字看似好像灵动简洁,但运笔却不比“詹”字简单。

要在书写时注意一气呵成不要中断,从而展现出婉转多姿之态,其实相近字的区别就在于细节的把控,就像孙过庭所说那样“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草书简洁抽象的线条,需要在书写时做到精准细致,不能有丝毫懈怠,这样在基本问题解决之后,再去追求气韵就会轻松许多。

而且相较于明代韩道亨临摹的《草诀百韵歌》,此作是米芾创作的集字本,卷中的小草能充分还原古人草书神韵,让大家学到正宗标准的古人“草法”。

成为900多年来草书初学者的“必备范本”,时常临摹,可以让自我用笔灵活稳健,规避各类问题,若能将全文背熟并钻研透彻,就如同在脑中形成一部“草书字典”。

做到随取随用,打下稳固的根基,之后临摹“二王”、张旭等人的草书时,也能胸有成竹,彻底掌握草书的奥秘,开拓属于自我的书法艺术之路。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米芾把王羲之学透后,写出一部“草书字典”,成为900年来“必备范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