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他拜无臂老翁为师,写出书坛“最硬”楷书,米芾:这才是“神仙字”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三余书社:
他拜无臂老翁为师,写出书坛“最硬”楷书,米芾:这才是“神仙字”
现代人在教导孩子写字时,经常会说“字如其人”这句话,其实这句话不仅被用来教诲幼童,也曾被柳公权拿来劝诫君王。
当时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如何将字写的尽善尽美,为了改变他的荒淫无度,柳公权就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
并且柳公权一生也在践行这个观点,其楷书瘦劲挺健,神采清秀,骨力颇为遒劲,有着斩钉截铁之势,堪为书坛“最硬”的楷书。
但是柳公权幼时也曾被一位买豆腐的老者评价用笔浮软,并在其提点下认一位无臂老翁为师,向他学到“写进八缸水,墨染捞池黑”的努力精神。
自此他开始发奋练习,最终创造出以骨力著称的“柳体”,可惜柳公权的传世书作较少,较著名的《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它就是《陆士衡演连珠》,原文内容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所写,虞世南、欧阳询等人都抄写过,柳公权书写此卷全文将近1000字,单字大小在2.5厘米左右。
卷中字体棱角清晰,行笔精到舒畅,笔笔沉稳大气,点画穿插紧密,既有颜真卿的宽博之象,又具欧阳询的瘦劲势态,还有王羲之的劲健风韵,尽显飒爽英姿。
不过现在学习“柳字”的人较少,人们认为其字难学,无法兼得“形神”,不符合现代“快节奏”的风格,如今能体悟其字超尘脱俗气韵的人也罕有。
就连米芾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早年曾评价“柳字”:“柳公权师欧而不及远甚,而成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终有俗书。”
但在晚年书艺精进之后,他才看懂“柳字”内含的清雅之气,并称赞道:“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尘俗”,是真正的“神仙字”。
而且学习书法本身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学书者在临摹过程中万不可操之过急,在临摹此作时,要增强用笔的提按顿挫感。
让笔画更加有力,起笔、收笔与转折处多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这样才能体现出清润刚强之感,大家在钻研时一定要缓慢仔细的观察。
因此练习“柳字”可以磨炼心智,让自身更加沉稳细致,时常临摹,可以提高自我的强劲笔力,让自我楷书更加工整清丽,用在毛笔、硬笔皆可。
实用性广泛,同时柳公权便学诸家,向上有魏晋风韵,向下有唐人法度,若能将柳字的“劲力”学会,之后临摹褚遂良、欧阳询等人的楷书也是不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