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2023-08-10 18:21:55)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来源:刺桐文艺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许长锋,民盟盟员。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秘书长、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鲤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鲤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民盟书画总支综合支部主委。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文人许长锋

吴远鹏

2012年8月,我自印了一本小书《四缀集》,书名由书家林坚璋先生题签,书的封底钤着一方印章,印文是“清微淡远”,铁线篆,阳文,出自味石许长锋先生。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长锋先生是泉州知名书画家,诗书画印兼擅。说来也是有缘,在没认识长锋先生之前,我就先认识了他的画作。那是大约在1993或1994年,我刚回到泉州,有一次在地方刊物「老百姓」(「泉南文化」由泉州晚报社接办后改的刊名)上面看到一幅画作,画的是「达摩入定」,画面中身着褐黄色袍服的达摩趺坐于蒲团之上,此外再无其他内容,这是一幅临募八大山人画作的作品,画面安静简洁,却意境空寂深远,深得我心。几个月后,我到状元街闲逛,忽然在一家装裱店看到了这幅作品的原作,问过店主,知道作品在此寄售,可惜当时我工作无着落,心绪不佳而无心收藏之,然后就失之交臂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数年之后,长锋先生居然受聘于我们单位,我们居然有了同事之雅。虽因我之后又工作调动,与长锋先生同事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那段时间日日相见,却也交流多多。近几年他又受聘于泉州市书法家协会,我们仍然时相过从,茶盏常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长锋先生为人平静谦逊,温雅和霭,文质彬彬,有传统文人之风。印象最深的是,长锋先生曾跟我说过,曾经有那么几年中,每逢中秋佳节,长锋先生总会约上几位好友,在其觉圃中雅聚,赏月欢酌之后,往往吟诗唱和,鼓琴而歌,并将各人所作的古体诗以毛笔录于册页之上,其乐犹太白东坡当世之时。在时下纷扰的尘嚣之下,这种有古君子之风的生活,实在是让人艳羡不已。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前文述及,长锋先生诗书画印俱善,诸艺皆靠勤奋自学得之,犹为难得。先生则自云:“既为所好,好而学之,养闲而已。”常见长锋先生画作,多为山水兰竹,上题自作诗或跋语,所钤印章更是自己手刀,书诗画印俱佳,相融相洽,相映成趣。虽古城为历史文化名城,书画之风颇盛,能人高士甚多,然能在此尺幅之中,诗书画印皆所自出而又独具风貌者,亦鲜见矣。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刺桐艺谈|许长锋: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在此短文的最后,让我转录一则长锋先生题所画兰花之跋语,先生的文人之风、文人情怀、文人趣味在此文中可谓尽显矣,读者诸君可细细品评:

  “壬午孟秋,艺友自山中归,持山兰相赠,余遂分栽数盆,与旧的盆兰比邻映绿。或云,山兰旷放,此间土瘠薄,又非春雨韶润之时,恐难存活。是岁冬至后,山兰竟有数茎参差掩映,以正欹、高下、离合之状放葩散香。余喜甚,对花长揖而语:余一布衣也,虽身落尘寰不可避俗,而窃喜淡欲之心常存,故能以落落之怀处世,君不嫌土瘠境杂而生根吐蕊以示,莫非君亦察之余怀,不忍弃之意欲友之乎?”

(岁次乙未年四月十五日深夜,海陬小城迩室)

许长锋诗文欣赏

次韵香江秦岭雪师壬寅花朝兼呈施育煌李德谦两诗兄

诗家清语漏更遥,

塔影莺声宿雨消。

宜就春心催岸柳,

无因疫鬼罢花朝。

薛笺欲度飞鸿唳,

马帐将参祝酒邀。

枝拂净瓶应有待,

笋江指顾印青桥。


昔年与永志苏君结游甘川追忆寄赠

忆昔经行处,与君师壮游。

水湍泠白塔,天远宿乡愁。

野旷孤云近,山高寿木俦。

屐尘犹带梦,先教素笺留。


清源山一啸台忆曾游次韵李德谦诗兄原玉

此台堪一啸,

绝壁壮丹书。

观瀑浮纱幔,

明心谒佛居。

雅游成逖慕,

新句不假誉。

踵步登高意,

因缘总晏如。


隔三十三年再上黄山因作歌行以纪

黄山雄秀天下异,

烟云精蕴幻大荒。

三十年前一为别,

所目既奇入梦长。

今日重来识瑰丽,

未老扶杖成式臧。

昔宿汤溪响彻夜,

今转山径践陟冈。

迎客犹见旧时盛,

别以诗心伫相望。

青削玉屏横亘出,

天都莲花夹两厢。

石护松根松郁郁,

松印石魂石堂堂。

排云浮峰天幕阔,

繁阴蔽下翠益张。

同伴老翁猿猱跻,

蹑足束袂效徐郎。

俯仰眩晃难自已,

天工造设信巍昂。

古来多少丹青手,

如神授笔谁敢当。

渐公瞿山大滌子,

近推虹叟开锋芒。

岩峤幽水分明辨,

孤寺飞观隐一方。

但见涛涌流云漫,

难撼参差笋矼慞。

涉趣不倦何止画, 

沉伏大壑谪仙狂。

无睹天姥声已壮,

意采黄岳千丈强。

西北前后四海景,

始信化物诞浑茫。

灏气育人明胸豁,

归去向砚墨应滂。

癸卯小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