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古厝观展:藏在书法联对里的“清凉”与“欢喜”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古厝观展:藏在书法联对里的“清凉”与“欢喜”
来源:鲤城文投
9月入秋,空气中的燥热却还未褪去。如果想要来点“清凉”,不妨来一趟后城140号,看看正在进行的华枝春满——林坚璋书法展,或许会有别样的感受。
【古厝书法展】
古厝书法展 感受“清凉”与“欢喜”
9月10日开始,50幅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就挂在了后城140号闽南古厝内,古朴的木墙、开阔的庭院与书法作品天然相搭。
【左二为林坚璋老师(黄翠阳 摄)】
这些作品均来自同一人之手——泉州书法家林坚璋老师,这场主题为“华枝春满”的个人书法展,是他对于弘一法师圆寂80周年的纪念之作。他少时帮助圆拙、妙莲法师整理弘一法师纪念馆,青壮年时又与大师高徒丰子恺交游,虽然没赶上弘一法师最后的时光,却与其深深结缘。
林坚璋老师对弘一法师极其尊敬,特意挑选了大师作品《华严集联》来进行创作。《华严集联三百》由弘一法师整编而成,并书成“弘一体”,有些常见的名句“无上清凉”、“有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便是出自这里。
【常提到的清凉、欢喜等境界】
踏进古厝,字里行间都是“清凉”、“欢喜”的字眼,慢慢欣赏,不自觉就会降温去燥。
动静皆宜 尽显书家功力
【不同字体写法】
本次展览选择的大多以七字联对为主,不同风格差异尽显,或沉重或飘逸,或动或静,不拘一格。
【不同风格对比】
林坚璋老师幼年读古诗,少年时研书帖,青壮时北游勤学苦练,如今书法渐至醇厚,再加上与几位佛家大师结缘,更是笔中带有几分禅意。
【书法展一角】
著名作家、书法家秦岭雪曾这样评价过林坚璋的字:
坚璋先生学书,数十载未曾间断。近廿年,开拓更深,眼界更宽,技艺更臻纯熟。他的书法,行草尤佳,亦擅魏碑、褚楷、汉隶以至瓦当,亦善擘窠大字,名刹杰阁常见他的墨迹,明显表现出一位书家博洽多能与专精工致的统一;坚璋先生也喜题画,布局精妙,文辞书艺相得益彰。而他的大草,在疏朗的空间里极尽放怀舒展之能事,如春燕拂柳,云鹄游天,腾挪聚散,欹侧变化,令人叹为观止。两相对照,又分明表现出一位书家理性与豪情的高度统一。
华严集联 体会弘一大师心境
1929年时,弘一法师为纪念自己的母亲七十冥诞,发心撷取《华严经》中的精华重组成朗朗上口、意理深刻的联句。得知此事,其弟子刘质平又寻到乾隆年制陈墨二十余锭,供养弘一法师用于书写这批联句,历时半年得以完成。
经过弘一法师整理,《华严经》变得更容易理解,但也并不希望大家用这样的集联来代替诵读《华严经》,正如大师原序中所说:“惟愿后贤见集联者,更复发心读诵研习华严大典,以兹集联为因,得入毗卢渊府,是尤余所希冀者焉。”
【戒是无上菩提本 佛为一切智慧灯】
“戒是无上菩提法,佛为一切智慧灯”,弘一法师修行时注重“以戒为师”,从而被奉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世祖,在各种书法字体背后体会弘一大师的心境,是林坚璋老师的创作,也是所有读者可以阅读得到的。
【林坚璋《华严集联》书法展序(吴晓川)】
此展亦如《华严集联》,我们在闽南古厝里仅仅是一窥林坚璋老师的书法集成之作,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作品,等着我们去欣赏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