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他学习王羲之30年,写下这件草书范本,成为赵孟頫心中的“书圣”!
(2023-07-04 16:44:44)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三余书社:
他学习王羲之30年,写下这件草书范本,成为赵孟頫心中的“书圣”!
每个书法家的学书历程不同,其书法创作的黄金阶段也是不同的。对于大多数的书法家来说,他们创作的黄金时期,都是在晚年“笔老而人未衰”的阶段。
宋高宗赵构的书法黄金时期,就是在他晚年退位当上太上皇之后。他拥有绝佳的书法资源,以及大把的时间来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一个阶段,他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他的这一件草书《洛神赋》就是见证。
这件作品后方没有署年款,但是根据其所题的“德寿殿书”我们可以推测,这是宋高宗当上太上皇之后的作品,而这一件作品呈现出来的韵致和风韵,也确实是“人书俱老”式的精熟和老辣。
宋高宗在自己的《翰墨志》当中说,自己“凡五十年间,非有大利害相妨,未尝一日舍笔墨,故晚年得趣,横斜平直,随意所适。”
宋高宗的书法以“二王”为宗,到完成这件作品的时候,至少已经积蓄了三十余年的功力。唐代以后书法能直入魏晋的人不多,宋高宗就是一个。
这件草书《洛神赋》虽然字字独立,但字字神采飞扬,飞动流畅,字断而神连。其挥洒自如的笔意中,带有帝王的自信张扬。
如果说宋徽宗的书法是“天才型”,那么宋高宗的书法就是“宗师型”,他能成家,依靠的不仅是天赋,还有比父亲宋徽宗更多的努力。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当中称:“高宗擅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妙造。”
宋高宗的书法深深影响了南宋书坛,也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想要寻求魏晋气息的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一开始并不是学的王羲之,而是学的宋高宗赵构。在赵孟頫的心中,宋高宗才是真正的“书圣”。
在这件草书《洛神赋》中,有浓浓的魏晋风度。此作一共一千余字,其每一个字的法度都被处理得极其精准,让它足以成为我们学习标准草法,以及草书丰富变化的范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