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2023-06-25 14:44:42)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三余书社:

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学习楷书我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取法乎上”,学习唐楷。唐楷是书法“尚法”的典型代表,其中的精华就是它严谨的法度,结字的精细,以及丰富的变化。

那我们不禁要思考,唐人之前无唐法,那他们学什么?——学魏碑,学魏碑中的《张猛龙碑》。这件作品被康有为、沙孟海等人尊为“魏碑第一”,它的结构、用笔对欧阳询、柳公权等唐楷大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猛龙碑》上没有书丹者姓名,我们只知道他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歌颂的是一位校长张猛龙兴办学校的事迹,但就是这样一件无名氏之作从用笔到结构都不同凡响。

现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对魏碑的结构,曾经有八个字的经典分析:“斜划紧结,平划宽结”。《张猛龙碑》就是“斜划紧结”的代表。

所谓“斜划紧结”是指在一个单字中,把横画的斜度拉大,让字的内部点画相对密集,外部点画相对舒朗,形成字内空间“黑多白少”,字外空间“白多黑少”的布局。

我们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分析一下。比如第三行中的繁体的“阳”字,文字看似平正,实则带有欹侧之势,这个欹侧之势主要就是由右半部分中间主笔的一横来实现的。

这一横向上挑起,下半部分为了补足空白的空间,横折钩和中间的撇画都被拉长,关系非常紧密,形成了空间的互补。这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其实已经不成左右结构,左边的耳刀旁与右边主笔的一横相互穿插,长度只达到右边的三分之二。

这样的文字结构就是疏密有致,平中寓险的结构,堪称妙绝。这件作品中的文字结体整体都遵循着“斜划紧结”的原则,每个字大家都可以细细分析。

文字的结体是由点画的安排来完成的,《张猛龙碑》“斜划紧结”的结构,让文字点画有不可移易之感,同时在用笔上,它是方圆并用,以方笔为主,结构与用笔的相互配合,形成了《张猛龙碑》险峻峭拔、灵动自然的艺术风格。

近代著名书法家康有为曾说:“唐人最讲结构,然向背、往来、伸缩之法唐世之碑,孰能比《张猛龙》也?……作字功夫,斯为第一,可谓人巧极而天工错也。”

《张猛龙碑》追求的不是空间的平稳构造,它的伸缩之法,方健用笔让作品展现出一个“绝非平稳亦非静止的空间:空间在运动”。

这种巧妙、险峻且变化多端的结体,方健的用笔,就是欧阳询、柳公权等人的书法神髓所在,也是唐楷法度的神髓所在。我们若是觉得唐楷太过精细,不容易把握,大可从《张猛龙碑》入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件无名氏写的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都在学,康有为:唐人皆不如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