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学书贵抒情——“台阁体”书法究竟是好是坏?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汉府古文化
学书贵抒情——“台阁体”书法究竟是好是坏?
【小知识】
台阁体是中国书法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在明代的内阁文书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尽管它有着实用性方面的优势,却也因为缺乏个性和创意而备受批评。
台阁体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官方文书的需要,因此对书法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只要能够匀称端庄就可以了。然而,这种应试书体的盛行也导致书法艺术逐渐程式化,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抒情和创新的方向。这也是台阁体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所在。
黄庭坚曾说:“学书贵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贤之学,书乃可贵。”这句话正是反映了台阁体缺乏审美意趣和书家胸襟气度的问题。因为其特殊性,台阁体难以展现书法家的创意和审美,使其趋于俗,只能成为一个单纯的字匠。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台阁体在明代的内阁文书机构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实用性功能。台阁体的规范性使其好坏优劣有了明确界定,对于官方来说,这种单一死板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书法的普及,并使之适用于朝廷工作的需要。同时,这种制度化也降低了书法学习的难度。
虽然台阁体的出现将书法艺术引入了近百年的低迷,但它也为吴地书风崛起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台阁体在继承元代复古书风的同时,又将眼光放在了法度之上,将艺术性包含在了实用性之内。尽管出现了一些偏差,但却也是在取法的应用中将风格整合与吸收,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虽然台阁体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的实用性功能对于明代内阁文书机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附·明代沈度书法《小楷赤壁赋》欣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