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皇宫的宝物多如牛毛,经历了清末的动乱之后,如今都去了哪里?

(2023-03-16 14:47:56)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皇宫的宝物多如牛毛,经历了清末的动乱之后,如今都去了哪里?




原创书法网

清朝末年,因为内忧外患和慈禧太后的奢靡生活,清王朝不断割地赔款,导致白银匮乏,财政瘫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王公贵族很穷。在皇宫以及各大行宫内,各种瓷器、玉石,书画文物多如牛毛。那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兵荒马乱之后,这些珍宝都去了哪里?

除了有一些有幸还保留在原本的所藏地,这些珍宝主要有三个流向。

一是外国,这自不必说。

比如在2018年,美籍华人翁万戈先生,就曾将横跨13个世纪、五个朝代,包含《长江万里图卷》在内的183件国宝级文物无偿捐赠给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皇宫的宝物多如牛毛,经历了清末的动乱之后,如今都去了哪里?

翁万戈先生

在近代,紫禁城先后三次被攻破,列强在城内烧杀劫掠,随意争抢皇宫和各大行宫中的宝物。最恶劣的罪行,就是将圆明园洗劫一空,最后火烧圆明园。

根据当时的侵华士兵回忆,当时皇宫以及各大行宫内一片杂乱,遍地金银,大家根本不用争抢,因为里面的宝物拿都拿不完;拿不了的就被肆意砸毁。

这些宝物被抢劫后,多数被带到了国外许多至今无法回国。如今收藏中国宝物最多的地方,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是英国大英博物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皇宫的宝物多如牛毛,经历了清末的动乱之后,如今都去了哪里?
唐杜牧《张好好诗》

据统计,中国流落在外的艺术作品总计约有46万件,分散在国外的四十七家博物馆中。其中大英博物馆所藏最多,约有2.3万件,有些精美绝伦的孤作,比国内的还要精美珍贵。

另外一部分则是散落民间,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清朝后期,清政府的统治已经难以维系,在皇宫中供职的宫人数量也减少了很多,但不影响里面的都是肥差。里面的一些宫人肆意地将皇宫中的珍宝偷带出宫,换取钱财。这些被带出皇宫的宝物大多不知所踪,流落民间或已经被损毁,如今已无从追寻。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皇宫的宝物多如牛毛,经历了清末的动乱之后,如今都去了哪里?

唐伯虎《落花诗册》

多如牛毛的皇宫珍宝,在经历了列强的多次洗劫和宫人的偷盗之后,直到1912年,清政府颠覆时,依旧不可胜数。

这第三大流向,就是东北。1924年,冯玉祥攻入北京城,溥仪在收拾行囊后,将一部分带到了天津。只不过溥仪亲自带走的都还只是少数。

他早早地料想到自己有被迫离开的一天,于是在被遣走之前,就曾多次召令蒲杰进宫,以赏赐的名义,让蒲杰把皇宫中珍藏的文玩玉石带出宫外。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皇宫的宝物多如牛毛,经历了清末的动乱之后,如今都去了哪里?

清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

根据粗略统计,溥仪出皇宫时,就已经秘密转移了七十余箱宝物,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价值不菲的绝世孤品。司马迁《资治通鉴》的手稿,《清明上河图》等等,这些文玩都是蒲杰帮忙运出皇宫的。

溥仪到达天津后的七年间,有五年的时间他都居住在天津静园,而那些带出的宝物都放在旁边的“小白楼”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皇宫的宝物多如牛毛,经历了清末的动乱之后,如今都去了哪里?

除了他本人允令典当从而流落民间的东西,他小白楼当中的珍藏,在他仓皇逃到东北后,又经历了一次哄抢,许多珍藏又再遭损毁或流落民间。一部分则被“官方”截获。

直到新中国成立,溥仪主动上交了留在自己手里为数不多的486件文物;至于当初四散在外的,也有一部分被追回,存入博物馆中;但这二十余年间,文物的损失依然令人痛心疾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