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卷《兰亭序》经科技鉴定为真迹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法网:
这卷《兰亭序》经科技鉴定为真迹,距今已有1300多年,青出于蓝胜于蓝,不输王羲之原作!
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千百年来留下了数不清的珍贵作品,它们无不显露出作者出神入化的技艺与天赋,后人期盼自己能有一天达到他们的高度。在这些作品中,最有名的当属王羲之的《兰亭序》,即使再不了解书法,也肯定听说过它,遗憾的是这卷“天下第一行书”已无真迹传世。
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兰亭序》皆是后人摹本,以唐宋两代的摹本最为经典。圆明园遗物中有“兰亭八柱”,它是指《虞世南摹兰亭序》《褚遂良摹兰亭序》《冯承素摹兰亭序》《柳公权书兰亭诗》《董其昌戏鸿堂帖<柳公权书兰亭诗>》《于敏中补<兰亭诗>缺文》《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清高宗弘历临<董临兰亭诗>》八件顶级摹本。
这其中,冯承素摹本与褚遂良摹本最为精彩,尤其是褚遂良的黄绢本《兰亭序》经书画大家米芾鉴定为真迹,并写跋文:“右唐中书令河南公褚遂良字登善临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宴集序,本朝丞相王文惠公故物”,2019年,经过现代科技碳-14鉴定,此帖距今1300多年,正是褚遂良生活年代,这也证实了米芾鉴定的可靠性。
这卷“真迹”《兰亭序》的作者褚遂良在唐代被称为书法奇才,他精心临摹过王氏一门的不少法帖,除了此帖还有《乐毅论》,对右军的笔法钻研极为透彻,再加上自身技艺颇高,此帖青出于蓝胜于蓝,甚至不输王羲之原作。
褚遂良在临摹此帖时,做到了既还原其形,又加入个人风格。孙过庭曾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黄绢本兰亭序》精与似处理得很妥帖。与冯承素摹本作对比,褚遂良对钩画的处理很有特点,以“列”“感”“也”等字为例,褚将钩画省去,笔画的轻重、粗细、角度变化显得不那么明显。
而像“慨”“事”“视”等字钩画则进行了弱化,没有那种顺势挑出的洒脱不羁,而是秀气圆润。褚遂良并非写不了大开大合的笔画,而是其风格气质所决定的。他将折锋钩起改为弧线提起,既省力又不失自然美观,别有一番趣味。
这卷《兰亭序》卷后有米芾、莫是龙、王世贞、周天球、文嘉、翁方纲、以及日本人内藤虎湖南等人撰写的跋文。此帖流入日本后,又被收藏家林柏寿购回,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相比残破的“虞世南临本”和“神龙本《兰亭序》”,黄绢本保存完好,是难得的顶级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