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张大千家藏的黄庭坚行书,被日本一位裱画师抢走,如今价值超3亿,字字雄伟绝伦!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三余书社:
张大千家藏的黄庭坚行书,被日本一位裱画师抢走,如今价值超3亿,字字雄伟绝伦!
黄庭坚有一件行书,曾是张大千先生的家藏珍宝,是1950年时,张大千在香港花重金购得的。后来张大千前往日本,委托一位日本裱画师为其进行装裱。裱画师不幸突然离世,因为没有票据,裱画师的家人拒不归还,将其据为己有。这件作品纯粹是日本人强取豪夺抢走的。
这件作品就是黄庭坚的晚年神作《经伏波神祠诗卷》,现在被日本东京细川护立氏收藏。
作为宋代草书的“独苗”,黄庭坚以长枪大戟的书法风格稳坐“宋四家”席位。他的作品在如今的书法拍卖市场,其价格就连苏东坡、米芾也难以望其项背;他的行书《砥柱铭》就曾拍出4.368亿元的天价。
著名书画鉴赏家张丑曾说:“(《砥柱铭》)其品尚在《经伏波神祠》真迹之下。”
从艺术造诣和作品代表性上说,这件《经伏波神祠诗卷》价值,都不亚于在2010年拍出4.368亿元的《砥柱铭》。有专家为其保守估值3亿元。
这件行书作于建中靖国元年(1105年)五月,写完这件作品之后四年,黄庭坚便溘然长逝,所以这件作品绝对是黄庭坚晚年,书法成熟之后的典型代表。
作为宋代尚意书法的典型代表,黄庭坚的行草笔画独有荡桨之妙,以及“屋漏痕”的意趣。所谓“屋漏痕”指的就是下大雨时,雨水顺着泥土筑成的土墙而下形成的水流沟壑。用在书法当中指代的是黄庭坚书法笔画中一波三折的自然弯折变化。
黄庭坚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在后世所有学黄庭坚的书家当中,以文征明最为卓著。但是文征明和黄庭坚的真迹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文征明的作品显得有些收敛,失去了黄氏书风中原有的雄伟绝伦。黄庭坚在书法史上是不可替代的。
宋代范成大在卷后有跋文:“山谷晚年书法大成,如此帖毫发无遗恨矣。心手和调,笔墨又如人意。”
文征明曾评价这件作品:“右黄文节公书刘宾客《伏波祠诗》雄伟绝伦,真得折钗、屋漏之妙。”
这件《经伏波神祠诗卷》作为黄庭坚晚年的代表作,尽显黄庭坚书法的长枪大戟与折钗、屋漏之妙,是我们向学习黄庭坚的作品最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