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2023-02-14 15:33:16)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来源:书法启蒙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王铎以行草著称于世,他也写楷书,大楷小楷都写,他还写隶书,他写的隶书是这样(三潭诗卷)——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清朝是个很有趣的朝代,虽被满人统治,但满汉一起玩传统文化,却玩出了不少小高潮。

        比如词吧,唐朝出现雏形,宋词嗨到顶峰,历经元明平淡无奇,到了清却出现了纳兰容若、顾太清这样的绝世高手,引领文坛再现填词热潮,这热潮直接影响到毛泽东。

        再比如隶书,自汉代经典确定之后,虽然历代书家都写,但多数无所作为,直至清代碑学兴起,一批隶书高手如郑谷口、伊秉绶、邓石如等横空出世,这影响直到今天。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不过,王铎生得稍微早了点。

        所以通过他的隶书,很难感受到清朝高手笔下那种金石味道,似乎只是行草停下来,换了个比较端庄的姿势而已。

        隶书在汉代普及之后,后来的唐宋元明也都在写,只不过,这字体只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才用,平时大家写的还是楷行草,隶书只是走过场罢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其实隶书在汉以后的“遭遇”,与篆书的经历差不多。篆书也是历代都写,但多半是碑额上的点缀,颜真卿的楷书常被认为有篆籀之气,但唐代的篆书基本和花纹一个待遇,算是工艺美术了。

        传统帖学的体系里,根本没有隶书的地位,所以像赵孟頫这样的书法大家,偶尔写点篆隶,线条也是光溜溜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看了王铎这卷隶书,相信很多书友都会暗暗欢喜:王铎写隶书也不过如此,我有自信啦!

        信心来了是好事,不过不要盲目。要知道,王铎的隶书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可取的地方,而且他的可取之处,恰恰是当代很多写隶书的人不具备的,那就是:书写性。

        通篇看下来,王铎的隶书每一笔都很熟练和轻快,在某些特征明显的地方,像蚕头雁尾,基本是一蹴而就,毫不拖拉——你可以说这是慌忙草率,但毕竟摆脱了“描字”的嫌疑。


王铎隶书三潭诗卷全景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看完王铎的隶书,你的信心就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