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2023-01-12 15:17:25)
标签: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网:

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之龙!

在如今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件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全长一丈二尺长,与行书《集王羲之怀仁圣教序》并称为王羲之书法“双壁”。这件作品的长度计量,是当初在唐朝就确定下来的,此作就是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周抚的信札集锦,在唐朝时被汇编而成。唐太宗曾疯狂寻求王羲之的只字片纸,关于这件《十七帖》,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就曾记录过这样一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十七帖》被誉为是王逸少书中之龙,它何以担得起这样的评价?

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经说:“子敬(王献之)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献之之后,大家写字追求笔力都是在刻意用力,故意表现自我的艺术风格,这样反而弄巧成拙。王羲之的书法历来有入木三分之说,形容其书法笔力深厚,这件《十七帖》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鲜于枢、米芾等后世笔力深厚的人的书风不同,《十七帖》呈现出来的竟然是从容衍裕、平淡冲和,中正典雅的风格,这种中正平和式的美也是中国人心中最高级的美。

在这件《十七帖》当中文字与文字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牵连映带,其章法布局变化都是靠单个的文字大小和欹侧变化来完成的。比如其中的“唯”,“益”等字,都是采用上放下收的方式。“唯”字左边的口和右边上部都写得很开张,下半部分收得很紧。局部的收缩让文字很紧凑,形成一种收放有度的和谐。

《十七帖》或是左右和谐,虚实组合,偏正组合,每一个字都值得大家细细领悟。它不仅是结字的范本,也是增强笔力的范本,自然的范本。

后世的苏轼、董其昌等诸多书法大家都曾临摹过这件《十七帖》,但他们的临摹都是意临,与王羲之原作有相当的差距。被称为王羲之真迹再现的临本,竟然出自明朝书法家朱大有之手。

朱大有临摹这件《十七帖》不下百遍,被美国珍藏的这一卷是他在一个悠然闲适的下午随心而为,意态自然平和,堪称王羲之真迹再现。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草书真迹尚在人间?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与《圣教序》并称双壁,这才是书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