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难道是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

(2022-10-13 14:56:29)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鬼谷子思维:

“这难道是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2012年,已被多次盗掘的成都“老官山汉墓”,却又出土了三件稀世国宝。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2012年7月,成都市地铁三号线修建到俗称“老官山”的地方时,发现了三座古墓。三座墓葬从北向南依次排列,应该是同一家族的。
 
然而,却在清理的过程中,却发现了多个盗洞,考古队员们很是失望。
 
但是,考古工作还是要进行的。
 
1号墓的椁室是由好几块四、五十公分厚,六十多公分宽的椁板拼成,外面裹着厚厚的青膏泥。
 
这就很奇怪了,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地的墓葬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在成都?
 
带着疑问,考古队继续搜索。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和考古队预料的一样,椁室内和棺木内的随葬物品被盗掘一空,只找到了一些漆木器和钱币。
 
在一些漆木器的底部发现了“景”字。景姓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大姓之一。汉初迁入关中,后来,其中一支到蜀地为官,并定居于此。
 
这些墓葬应该是景氏家族的,所以采用了楚人的墓葬方式。
 
钱币有秦制半两钱和西汉五铢钱两种。秦半两在西汉初期依然流通,汉五铢是由吕后亲自参与设计的货币。西汉初期开始使用。可以判断,这个墓是西汉初期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就在考古队准备结束1号墓的挖掘工作时,突然发现椁室的一块底板是翘起来的,应该是盗墓贼撬开的,难道下面还有个密室?
 
虽然不抱什么希望,考古队还是打开了底板,果然下面还有个夹层,原来这个椁室是分为两层的。显然这层也被盗墓贼光顾过,没留下什么金银珠宝。
 
不过,在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木椟,上面记录了一些西汉初期的赋税制度和巫术。这些木椟经过两千多年,依然能保存下来,得益于那些青膏泥。
 
青膏泥质地细腻黏稠,具有防腐作用,楚人常用它包裹椁室。
 
由于2号墓地势特殊,考古队决定先挖掘3号墓。
 
3号墓跟1号墓情况类似,青膏泥包裹椁室,椁室内也被洗劫一空。不同的是,它的椁室夹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已被盗墓贼撬开,另一部分却纹丝未动。
 
考古队打开夹层,抽干水后,开始清理。突然,一个赤裸的黑色人俑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
 
人俑陪葬来源于真人殉葬,都会穿着衣服,赤裸的就很奇怪。仔细一看,发现它的身上刻着很多线条、小点,还有字。考古队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中医经络人俑!
 
经过中医专家研究后证实,它身上的线条、点、字分别是人体经络、穴位和名称。这可是一个惊世发现。
 
要知道,中医研究史记载,经络人俑始创于北宋天圣四年,即公元1026年。由医官王唯一铸造,现已下落不明。
 
而这个西汉经络人俑比北宋的早了一千多年,刷新了中医史的记录!
 
这还没完。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几堆竹条,开始以为是什么物件散架了形成的,可是仔细看,上面好像有字。难道是竹简?
 
可是这些竹简明显比西汉时期的更细更长,像是先秦时期的竹简,难道是发现了什么先秦著作?考古队兴奋起来。
 
经过整理分析,有了更惊人的发现!
 
这些竹简共有九百多条,根据摆放顺序,可以整理成九部医书。这些著作中经常出现“敝昔曰”三个字。敝昔应该是一个人,是谁呢?
 
古文字学专家给出了答案,“扁鹊”在先秦时期写作“敝昔”。这些医书记录的很有可能是扁鹊失传已久的医术!
 
扁鹊是先秦时期的神医,中医脉诊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外经》《内径》早已失传,而这次发现的医书填补了这项空白,里面记录的许多药方都是之前没见过的。
 
发现了经络人俑和医书,考古队一扫之前的低落情绪,对2号墓充满了期待。
 
2号墓的情况跟1、3号墓相似,青膏泥包裹椁室,椁室内被洗劫一空。大家把希望都寄托在椁室的夹层内。
 
打开椁室底板,夹层内被地下水淹没。生怕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次没敢动用抽水机,而是工作人员用海绵将水一点一点的吸净。
 
随着水位下降,四架竹质结构的东西露出水面。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什么类型的车子。等水全部吸干后,才发觉,这应该是纺织机一类的模型,周围还有一些彩绘人俑,或坐或站。
 
后来,经过蜀锦专家研究鉴定,这是四架蜀锦提花机模型,上面好像还有丝线和染料的痕迹。那些人俑应该是织工。这场景,可能是在模拟纺织的过程。
 
这四架纺织机模型前所未见,是目前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纺织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三件国宝级文物,向我们讲述了古人的故事,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彰显了我国古代中医和纺织技术的辉煌。

作者:云
编辑:青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这难道是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