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他写出“丰腴版”欧体,被当成唐代楷书门面,最珍贵真迹远在台湾

标签:
书法林家乐生命学 |
书法网:
他写出“丰腴版”欧体,被当成唐代楷书门面,最珍贵真迹远在台湾
欧阳询楷书笔力瘦劲,但其实作为唐楷的奠基人物,他的书法所代表的并不是唐代所崇尚的审美风格,真正被作为唐代楷书门面的是另一位书法家徐浩。
徐浩(703~782年),字季海,越州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徐浩风华正茂之时也恰好是唐代最鼎盛的时期。当时唐代崇尚的是以丰腴为美,反映在书法上亦是如此。徐浩所作的楷书,正是最符合大唐时代审美的作品。
徐浩的书法受欧阳询的影响很大,其文字结体与欧阳询相似,不过他写出的楷书一改欧体线条的瘦硬之风,笔画丰肥,乃是“丰腴版”欧体。
徐浩书法也有明显的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风格。
其笔下之书“笔法圆劲,意致娴雅天成,不假雕刻而色乃温然、苍然,盖既优以裕,大而能化者也。”
徐浩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珍贵的作品是他的楷书《书朱巨川告身卷》,如今这件作品远在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告身”是一种中央颁授官职的官方文件,相当于现在的“任命状”,对上面的文字书写也有相应的更高的要求。
《书朱巨川告身卷》文字结体端庄严整,每一笔都写得从容不迫,完美地满足了公权文字典雅雍容的气度。
若是只有严整,一板一眼那便与“馆阁体”无异。《书朱巨川告身卷》当中的很多字,都可以见出欧阳询的“于平正中见险绝”的结字特点。
以“等”字为例,字形整体偏于方正,但徐浩将中间的一横主笔拉和很长,并且构成自下而上的倾斜之势。文字整体的上下两部分都随最长的一横主笔布局,字体倚侧,气韵生动。
因为徐浩写字下笔迅疾,写得美观而文辞丰富,所以在当时徐浩也是皇帝的“御用笔杆子”,许多朝廷下发的文书都是出自他手,其书法功力不容置疑。
黄庭坚曾有言:“东坡道人少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
徐浩书法出于二王,与东坡是一脉所出,苏东坡的字也有几分徐浩的面目。
徐浩的这一卷《书朱巨川告身卷》一改欧阳询之瘦而不改其硬,作为官方文字的书写者,他的文字代表了真正的盛唐气象,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当时的官方文书,这一卷楷书之后,还有唐代尚书吏部告身之印总计四十四方,不仅力证了这卷《书朱巨川告身卷》是货真价实的唐朝真迹,也使其历史价值更显珍贵。
在唐朝,纸张依然是奢侈品,唐代传世的纸本真迹少之又少,而这一卷《书朱巨川告身卷》乃是难得的纸本真迹传世,并且被保存得十分完好,是我们学习唐楷不可多得的真迹资料。
我们将这一卷《书朱巨川告身卷》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期待您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