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2022-09-14 10:27:13)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楷书要表现笔力,有刀刻石的效果,遒劲而凝炼。应运笔沉着、迟涩、中锋、有提按起伏节奏。
练习笔力写较大的楷书是一种好方法。因为字大,比如十几厘米的字,必须站立书写才合适,肩、肘、腕的力才得以充分协调发挥,这样悬臂写,练笔力较有感觉。同时能增加作品的气势感和力量感。

清代书家何绍基楷书脱胎于颜体。但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因子在里面。形成鲜明艺术风格。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何绍基楷书字形硕大,有笔力。外型较长,横向笔画收敛,纵向笔画放纵,故而多数呈长方形。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每个字既厚重雄强又轻松灵动,在整体气质格调相同的情况下,相同字的结构略有变化。他书写时,独体字把格子撑满,而且笔画和其它字比较,更粗壮,更厚重。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下图为笔者临何绍基楷书,每个字大约十二厘米。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书法"笔力"的训练 ,不仅是楷书,也是练习书法者一生的追求。楷书书写训练, 要写出笔力,主要应注意中锋用笔,注意提按和顿挫。还有方笔和圆笔的书写力度。另外还需注意笔画的轻重和迟速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一 在书写时,不能用蛮力。既要人的掌控之力,又要笔毛的弹力。用力太大,作用于笔锋,就会使笔毫压扁,劲都直抵笔根了。反而使力走偏,正确的方法,只能用巧力,利用毛笔自身重量与纸面产生弹力的基础上,人为地加以巧使,可使笔力加强加大。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这种提中有按 按中有提的掌控能力,便是笔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书法笔力的体验和把握,必由身体力长期训练,持之以恒摸索到肌肉记忆的感觉,才会有胸有成竹的笔力。最后追求和实现更高艺术境界。

二 运笔时,无论方笔、圆笔皆都应以中锋为主,所谓中锋,是说在行笔过程中,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这样写出的字丰润有立体感,自然会有力度。古人为了达到中锋有力的运笔技法,大多是从篆隶书法来书写训练的。这也是最有效最快训练笔力的捷径。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一般来说,圆笔线条圆润、内蕴、劲道而富有筋力,如盘丝屈铁。多用于表达流畅婉转的笔力;

方笔挺劲方直,状如刀切斧埑,其势外展,结体严选整,气势多沉着雄强笔力。

收笔时无论方笔、圆笔都要顿笔回锋。这就是“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董其昌所谓用笔方法的无上等等咒。

用笔方法上,圆笔回锋时作环形运动,使之呈现圆形;

方笔顿笔回锋时作三角形提按运动,使锋侧作出切笔的棱角。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转角的地方,圆笔顿笔使锋改变方向并呈现圆角;方笔顿笔后直截翻笔挫下,或者提笔再起,然后翻笔切入也可(隶书转折多用此法)。从而精准的达到运笔有力的效果。



三 轻重。楷书用笔的轻重,取决于运笔时的力度拿捏。

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指出:“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素则题。恰到好处,直当得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如果能较好地掌握用笔技巧,在力度掌握上,不轻不重,沉稳匀和,就会恰到好处,就可以达到掌控自如的绝妙境界。

如果不能良好地认识和把握运笔分寸,则将造成点画的或软而无骨,或刚而无韵致,霸王硬上弓,或轻而浮薄呈油滑无力状,《书谱》谓之"鼓努为力"的娇揉造作的表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临习古人法帖,长期坚持训练"真积力久则成"的功夫。

知道怎么写出笔力和能够左右逢源轻松自在写出力道的笔画,并非朝夕之间,而是成年累月的临写,最后达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升华。

四 用笔的疾涩与迟缓。写出的字,同样会表现出线条的张力与劲健。运笔的急与缓,不仅给人的感受不同,也是形成不同风格和产生笔画章法节奏主要方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在书写中,二者不可偏废。落笔迟重取其妍美形质,运笔迅疾取其遒劲、流畅。所以在书写过程中,运笔的迟与速,要作适当配合,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若味迟重,则易失神气;一味急速则易失形势,失去控制。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楷书如何表现“笔力”更有感觉?

一般来说,学书之初,运笔宜缓,亦即稳运,待逐渐熟练后,再逐渐加快运笔速度。迟与速掌握的基本功,主要在于“急”与“重”方面,如此基本功才能扎实。能急不愁缓,能重自能轻。反复练习,认真揣摩,在不断的重复中自有难与外人言的乐趣与甘苦。这也是书法带给人们无穷的魅力所在。就会逐步进入对笔力迟速掌握的“随心所欲”自如运用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