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书法史上千年谜题,终于尘埃落定!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法网:
书法史上千年谜题,终于尘埃落定!哈佛大学这卷作品,让我们再次领悟,什么是魏晋风采
书法史,有个问题争论上千年,最近随哈佛大学展出一件作品,最终尘埃落定,这就是书圣王羲之的“换鹅帖”。
书圣王羲之,留下很多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典故,是他的“换鹅帖”,据说山阴道士用一群鹅,换了王羲之的一幅书法作品。
关于“换鹅帖”,一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黄庭经》,依据是李白的诗: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还有一种说法是《道德经》,依据是《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
(山阴)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如果对李白古诗熟悉的朋友,应该还知道这么一首诗:《王右军》
这里的《道经》,就是《道德经》,李白一会《黄庭经》、一会又是《道经》,给后世留下很多猜想。
这个千年谜题,直到哈佛大学展出一卷王羲之《道德经》,才揭开谜底,最终尘埃落定,换鹅帖原来是《道德经》!
王羲之一生信奉道家,他迷恋道家修身方法,吃“五石散”,这可不是杜撰,他自己在《十七帖》中的《服食帖》里:
“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很多人说,王羲之书法有仙气,妙不可言,估计跟他吸食“五石散”有很大关系!
收藏王羲之的这卷《道德经》,保存得相当完好,卷首有宣和印章,看来曾经被收录在《宣和书谱》之中,卷尾有唐代书法名家,王羲之真迹鉴定官的褚遂良的跋文。
卷尾是日本收藏家的一段跋文,由此可见,这卷《道德经》先流落到日本,后传到哈佛大学。
王羲之《道德经》全篇5000多字,分为上卷和下卷,字字精美,字字珠玑,纵有行横无列,字与字的联结错落有致,堪称一代小楷精品!
相对《黄庭经》而言,表现更加妍丽秀美,变化多端,可以说集古朴和秀美于一体的话,再现书圣的风采!
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如果我们能将这卷《道德经》细细临摹数遍,自然能魏晋笔法真谛,卓然成家,不在话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