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他是日本“书道”的创始人,无意中学会了“二王”笔法,唐朝以来没有对手!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书法网:
他是日本“书道”的创始人,无意中学会了“二王”笔法,唐朝以来没有对手!
任何一门学问或者艺术,在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都会产生一种“流弊”,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在书法领域也是如此,书法史从秦汉到魏晋,是成长和成熟期,一直到唐代都在蓬勃的发展,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书法名家都能够大放异彩,风格各异,与众不同。
但唐人之后,基本都是陈陈相因于“二王”法书的桎梏当中,尤其到了当代,甚至将“二王”写成了展览体,“二王”本身不俗,却被一些人写得很俗了。
而在“二王”书法领域同样大放异彩的还有日本书法,他们能够站在“二王”法书的笔法道统上,结合同样为汉文化一脉的不同审美意境当中,将书法写到了一种不同的审美姿态,所以这成为了后人和当代人打破书法固有审美的一个最好的取法源泉。
这其中最好的就是日本的“三笔三迹”,而在“三笔三迹”当中,尤其以小野道风最得“二王”真传,成为了日本“书道”的创始人。
小野道风所处的时代是晚唐到五代时期,日本书法是盛唐时期被橘逸势与空海带到了日本,他们从唐代高手(韩方明、柳宗元)那里学到了真正的笔法正脉,并且将海量的晋唐法书墨迹带到了日本,极大促进了日本书法的发展。
小野道风可以说是“二王”书法的集大成者,其书法水平可以理解为是唐代晚期的书法宗师,唐人以后,宋、元、明、清无人能够出其右者。
小野道风生平传世的书法最好的乃是他的《玉泉帖》藏于日本东京国立艺术馆,也是日本的国宝级藏品。
从书法的技法角度来看,小野道风用笔多以“绞转”和平动为主,少提按而多裹锋,可见,他没有过多受唐风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晋人书风的传承,从这一角度而言,唐代许多二流高手皆不如他。
这件《玉泉帖》在字形的构造上也颇为大胆,日本的毛笔来自于唐人,不仅在小野道风那个时代,即便是在当代也保留着使用“鸡距笔”的传统,这种笔蓄墨能力一般,但也恰恰因为此,此卷能够呈现出多墨尽之后,依旧用散锋枯墨书写的状态,继而又饱蘸墨,字形在墨枯的时候便大而散。
在墨色浓的时候呈现出一种小而聚的状态,从而无论在字形还是在墨色的变化上,形成一种自然且强烈的对比,这种自然的对比,让整卷的章法呈现出了更高级的审美状态,而这也都是建立在“二王”笔法的基础之上的。
在用笔上,小野道风每一笔都深谙“二王”笔法之道,我们甚至能够从他的点画当中找到“二王”法帖的原型。这也是小野道风之所以被誉为“日本王羲之”的原因。
这种本根却不同审美的书法构成,是真正值得后人摆脱书法流弊最好的一个取法对象。
而今,我们将藏于日本的这件小野道风的《玉泉帖》的原作进行超高清的1:1复刻,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每个字都与真迹毫无二致,见此作如见真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