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最高级的审美是什么样子的?
最高级的审美是什么样子的?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现在很多人穷
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
而 是 审 美
牧溪《莲鸟图》
没有恰当的审美
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
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
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丰子恺先生亦曾说:
“人欲有五:食欲、色欲、知欲、德欲、美欲”
可见,审美的欲求是人的天性
也是生命品质的一部分
牧溪《鸟荷图》 藏于日本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有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审 美 力
正是你我生活的“源头活水”
迷于名利、与世沉浮的人
心里自然没有“天光云影”
他们的大病就是精神生命的枯竭
一个懂得审美的人,
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
一块石,
一段竹,一团泥,一根木
从现实的眼光出发
其价值并无多少
但本身的质朴总能让其绽放艺术之光辉
牧溪《叭叭鸟图》 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如古贤所述:
“木者,有老树根枝,
蟠曲万状,宛若行龙,摩弄如玉”,
便可作为一件文房佳器,终日与心为伴。
直抵人心的美,
何须以繁冗的外表为夸饰,
简单洗炼,天然冲夷,
才更显出动人神韵,
这便是极简。
恰到好处的净,妙到分毫的境
极简近乎禅
可感受,不可语
《道德经》中说: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极简也是这样
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
感官上简约整洁
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虽简约,却不简单
生活中
我们总是兜兜转转
从多彩到无色
由繁复至简单,于喧嚣归寂静
待真正静下心来
才发现其实极简才是极美
就像八大山人的画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一鱼,一鸟,一树
一花,一果
甚至一笔也无
只盖一方印章,便成一幅画
干净简练,似是而非
极具禅意
就像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不到两百字的文章
写尽了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
西子湖畔的风姿神韵
呈现出一幅素净的水墨丹青
空灵晶映,藏冰雪之气
含无穷意味
最高级的审美
一定是极简
素到极致、简到极致、净到极致,
都让人心底安详、心生禅意,
内心深处复归于最本真的、永恒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