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中国草书艺术品级论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中国草书艺术品级论
来源:艺虫爬墙
“品级”是中国艺术特有的概念,其概念内涵主要指,艺术感悟格调与艺术技能技巧相统一的区分标志。艺术家们大都很不喜欢,甚至憎恨给艺术划分品级。但这由不得艺术家,只要是中国艺术,就逃不出本民族艺术评判准则的制约。
核心问题是,评判草书艺术的品级,依据什么准则。颜真卿评张旭草书,“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楷法精详,特为真正。”这个论断的核心要旨是,张旭草书之所以无与伦比,就是因为有着过硬的“楷书之骨”作为支撑。
从上古的契刻符号文,到商代甲骨文,再到汉代楷书,中国文字历经万年发展,才得以形成楷书形态的“正形”。可见“楷书之骨”,即以楷书笔画划搭建起来的文字认读空间骨架,是中国书法进入审美书写范畴的定海神针。一方面,中西方任何艺术理论或个人书法审美经验,若有违于万年沉淀经验,无疑都是幼稚可笑的;另一方面,颜真卿是中国天花板级的书法家,他的观点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划分草书艺术品级的准则。
第一品级:神品,即楷书之骨坚挺,并与潇洒飘逸之艺品格调双绝。代表人物:张旭,毛泽东。
第二品级:妙品,即楷书之骨软弱,但潇洒飘逸之艺品格调狂放清奇。代表人物:怀素,王献之。
第三品级:优品,即楷书之骨残缺,但潇洒飘逸之艺品格调古怪高冷。代表人物:徐谓,林散之。
第四品级:普通品,即楷书之骨无意识存在,潇洒飘逸之艺品格调无迹可寻。代表人物:当代民间(江湖)书法家。
第五品级:劣质品,即毫无楷书之骨,烂泥一堆,潇洒飘逸之艺品格调溢出了书法审美范畴。代表人物:当代一批丑书家。
下面仅解构神品特征,只当抛砖引玉。
张旭的草书充分体现了楷书的形态根基和笔划力道,这无须多言。
毛泽东主席的草书在以楷书为本上,与张旭的草书如出一辙。
但历代书法家很少考虑人民大众认不认识的问题,而毛泽东主席一生为人民写书法,其选字用字都尽可能避开人民大众感觉生僻的草书符号,如在上幅作品的为数不多的字数中,就摈弃了“北”“封”“城”“上”“下”等草书专有书写符号。
此外,张旭的草书几乎将书法的技能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特别注重手腕摇动与笔锋翻转的配合,致使线条既保持着楷书的浑厚饱满之力道,又体现出飘逸婉转的草书艺品格调;而毛泽东主席的草书则更注重依托手臂韧劲,控制着线条审美化运行,在保持楷书力道的同时,又体现出飘逸硬朗的草书艺品格调。启功、尉天池等书法大家也都注重手臂韧劲发力,但往往只能促进书法线条硬朗,而不能同时致使线条既硬朗又飘逸。
书法线条既硬朗又飘逸,是毛泽东主席草书的独门秘笈。学“毛体”书法,人数虽众,但却因为无人真正掌握笔法精髓,所以也看不到以假乱真的仿品。
张旭的草书和毛泽东的草书,是中国书法史上两座永不可企及的书法高峰——谓之神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