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用长锋可以写魏碑吗?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用长锋可以写魏碑吗?
周慧珺写魏碑是用的长锋,效果不错,她写魏碑行书时,用的毛笔笔锋更长,是平时所用毛笔笔锋的二倍左右,书写难度很大,所以建议不要用太太长的那一种。中长就够了,用兼毫的,既含墨多又有弹性,易于表现魏碑刀刻味。
(周慧珺书法作品)
(周慧珺书法作品)
周慧珺用笔特征:
一、用刷字法,用笔速度快而沉着,万毫齐力。刚劲痛快。
二、用荡的笔法。用笔顶纸推进,由于有阻力,所以有颤笔出现,随着笔的提按顿挫,出现起伏震荡,苍茫浑厚的效果。
周慧珺谈"知白守黑″
她说:“字是点画组成,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相守、才成艺术品。″
(周慧珺书法作品)
魏碑《郑长猷造像》(见下图)
此碑方笔多,锋芒角出,雄奇而厚重,方整劲厉,重心下移,外紧内松。动静结合,有隶意,有天真烂漫自然天成的拙趣。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写魏碑用什么毛笔
1、写魏碑用羊毫比较好,有很多书家多用长锋羊毫笔,因为魏碑金石气息比较浓,用软一点的可以中和一下,或是写的温和一点。
2、魏碑是北魏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魏碑:顾名思义,它流传下来的形式主要是碑刻和拓片。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魏碑是归类于楷书的一种书体,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康有为称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书法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
共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如《龙门二十品》。;一类是墓志铭如《元显儁》《元桢》《张猛龙》《张玄》等等千余种。魏碑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用笔险绝,跌宕雄浑。
康有为称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书法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
学习魏碑,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笔意。魏碑用笔彼为讲究,方圆用笔要把握好,与“唐楷”纯中锋不同,有中有侧,要写出魏碑的风格、笔意,运笔转折要把握好。
2、笔势。“体兼隶楷”,“隶中有楷”,“楷中有隶”。魏碑产生的年代介于汉隶、唐楷之间,字中略带隶意。笔取横势,一般横宽于竖高。
3、笔力。雄强苍劲有力是魏碑的一大特色,下笔要力透于纸,不是一划而过,要凝神于笔,用力于毫。
4、笔厚。魏碑的风格是凝重而不单薄,字写得要有厚度,切忌写成像割下的铁板,没有立体感,这也是初学者最宜犯的毛病之一。
写魏碑大致归纳为五句话
不可扁:魏碑的方笔,不就将笔短舔扁,而是靠运笔产生的。
用笔转:横拖坚抹是初学者常见毛病,其实写魏碑的诀巧在用笔,起折、收笔,讲究笔的运转。
字不僵:魏碑不能写僵,要有灵气,上下笔划要顾盼相应。
力透纸:写魏碑用力,不是用死劲,要将力用于笔豪,“凝神于笔,用力于毫”,如太极拳,看似无力,其实内力深厚。
白计黑:魏碑笔划粗壮,笔划多的字往往容易笔划重叠,所以要以空白来安排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