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2022-06-07 15:53:58)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有人说不要学赵孟頫太久,这是为什么?他也是四大楷书名家之一,为什么现在人会有如此的理解了?

在书法临习上,有两个奇葩而神秘莫测的说法,一说是初学不可临《曹全碑》,再一个就是尽量少临赵孟頫的字,让不少人从此与此碑帖绕道而行,擦身而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任何经典法帖,能够流传下来,肯定就有它的道理,至于上面说的观点,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绝对的临帖禁忌。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他的优美书法,而且有不少书法理论见解精辟,影响至今,如他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语,始可语书也"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那么他的书法见解让人甚为折服,点头称赞,他的书法字体优美圆润,秀外慧中,得到大众喜欢,被历代奉为"楷书四大家",怎么不能长期学习?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而且史书公认,赵孟頫是承前启后的一位大家,提倡复古,这个古就是"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传统书法艺术,赵孟頫批评南宋时期争奇斗妍,丑书盛行的险怪书风,应该说赵孟頫是秀润之美的典型,是王羲之书法正统的传承者,怎么就不能学习?

人们对赵孟頫书法的微词,主要还是因为中国文人传统道德标准的影响,他是南宋的官员,后来又做了元代的仕族,狭隘的民族情感,导致赵孟頫被称为"贰臣"没有气节,所以就理应他的书法也即使秀美,也是圆滑没有骨气。这才是传统文化的观念下,人们"以人废书",骨子里自视清高,排斥赵体字的主要根源。

所以赵孟頫故去近800年,他的声誉一直受到损毁,由人及字,他的书法一再受到贬斥,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最首当其冲的就是傅山,与其说他不欣赏赵体字,不如说他深恶痛绝赵孟頫的人格,然而很少人知道或提及,傅山晚年,深刻反省,对赵孟頫书法做了客观正确的评价,他在《秉烛》一一诗写到,"秉烛起长叹,其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奇,管卑也非常,磔论余一笔,何处发文章",

就是说傅山深夜秉烛长叹,辗转难眠,深刻感到赵孟頫书法的功底深厚,令人称奇,也悟到赵孟頫把理想和抱负寄托于书画的无奈和可贵。算是正本清源给赵孟頫书法一个公道话。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然而现在的人都好高骛远。心比天高,手比纸薄,还没学个啥,就为自己设定了许多禁忌,杞人忧天,楷书行楷还没写得像样,就想着龙飞凤舞的"宁丑勿媚"一下,只能越写越丑,宁可学丑书,就还看不起正楷典范,标准秀丽典雅的赵体字。

还有就是临帖还没到位,笔法结构还没学到位,就想着要创新书法,没点传统功底,拿什么创新?

其实,我们熟悉的大师,沈尹默,启功,董其昌,文征明。也都深入学习临摹过赵孟頫字。据说沈尹默先生有次临摹赵孟頫的书法,见到朋友来后,急忙把赵体帖用书盖住。怕被人发现,也是一段蛮有趣又可爱的学书插曲。也很能说明问题。人前不临人后学。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这些书法大家都能临写,才有了后来的成就,也足以说明赵孟頫书法是可以学习的。

老子有句名言,"大道简易",赵体字比较容易学,他把复杂的二王笔法简练化,很适合初学比如,《兰亭序》就算是笔法比较复杂多变,牵丝连线的,而初练《兰亭序》,就可以先学《赵孟頫临兰亭序》,可以增加理解,提高学书效率。所谓踩在大师肩上学兰亭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至于说临赵体字不能时间太久,其实,不论任何帖,很少有人一直临的,大都是笔法悟得差不多了,就会自然而然转向其他法帖,这不仅仅针对赵体,也是适用于书法学习的各个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