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2022-05-16 14:28:45)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林家生命学/书法 || 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来源:中国书法网

现已出土的秦汉简上,绝大部分是当时的日常手写体,如隶书和草书,严格意义的篆书很少见。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很多秦汉时期的篆书,主要是金石铸造和刻画而成,手写墨迹非常少见。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的汉简是斯坦因在20世纪初从新疆、甘肃等地获得,其中有一部分带文字的汉简残片一直没有得到刊布。这些残片,其实是书写者从木牍上削刮下来的“书削”。2005年胡平生等编撰出版了《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因所获未刊汉文简牍》,才第一次刊布了这批资料。裘锡圭等学者注意到其中不少内容是久已佚失的《仓颉篇》残篇,学术价值很大。

这些墨迹,书写者的技艺未必有多高明,但至少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秦汉人到底是如何写篆书的。汉唐之间,篆书用笔结体,其实都是以活泼生动为尚的。从这些图片,我们也能看到篆书向隶书过渡的痕迹。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汉代写于织布上的篆书墨迹保存至今的数量不多,有《武威张伯升枢铭》、《武威壶子梁柩铭》、《武威姑臧张柩铭》等。

这些应当这些都是所谓“幡信”一类的作品,笔划盘曲、穿插,婉转妩媚,结体或突出疏密对比,或强调撑满字格,与历史上所谓的缪篆的特征相近,由于丝织品年代久远变形,更增其纠缪婉曲的特征。

体或突出疏密对比,或强调撑满字格,与历史上所谓的缪篆的特征相近,由于

丝织品年代久远变形,更增其纠缪婉曲的特征。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武威张伯升柩铭旌

长110cm,宽40cm甘肃省博物馆藏

铭旌左上角绘月亮和蟾蜍,右上角绘太阳和三足鸟,正中篆书墓主人籍贯、姓名。

释文:平陵敬事里张伯升之柩,过所毋哭。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武威壶子梁柩铭 (局部) 国家博物馆藏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武威姑臧张柩铭旌

长202cm,宽47.5cm甘肃省博物馆

铭旌右上角绘太阳和三足鸟,左上角绘月亮和蟾蜍,正中篆书墓主人籍贯、姓名。铭旌是出殡时举的一种旌富幡,入葬时覆盖在墓主人的棺盖之上。

释文:姑臧东乡利居

林家生命学/书法||汉代篆书墨迹,少见!

张掖都尉棨信

21cm×16cm甘肃省博物馆

《张掖都尉棨信》字形是秦始皇“书同文”后的秦小篆。这件作品除“张“名较平稳端庄外,其余笔画均屈折断续明显,乃是被揉搓后修复褶皱与破损时所致。它的章法则宛如一方汉印,6字空间停匀,笔画安排适当,各得其所。

棨信是通行关禁的证件,也是高级官吏的一种标识,因此用正规小篆书写。

释文:张掖都尉启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