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怎么制造矛盾解决矛盾?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楷书怎么制造矛盾解决矛盾?
楷书通过方圆、轻重、粗细、快慢、疏密、高低、藏露、曲直、欹正,形成一种矛盾冲突,也形成了一种节奏。
书法形式美也讲究"寓多样于统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形式的差异和共同点和谐统一。像乐曲一样,虽有高低起伏节奏变化,但主旋律不变。
如果一幅书法作品纯轻、纯重、纯直、纯曲,都超过的法度,如果要适度,办法就是让相反的协调,以求得多种对立因素中和谐统一。有中和之美,避免平淡无趣。
书法更强调动态平衡,不平中求平正,不直中求直,斜中求正,欹侧结合中求正。险绝中求正。叁差中求平齐。
(上图书法作品为欧阳询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楷书是书法书体之中法度最完备的书体,它的点划和结构特点,在《永字八法》、《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及黄自元《结字九十二法》的规范下,其书写已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空间,所以要想在楷书书写当中“制造矛盾解决矛盾”已是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这说呢?咱们就从楷书的特点说起。
一是点划齐备,用笔规范。楷书要求每个字的点划必须到位,少一点不行,多一划更不行。比如写一个“三点水“,你必须写三笔。而行草就没有这个限制,写二笔甚至一笔都没问题。再加上结字方整的框架,从空间感上,楷书这个三点水就没有行草在点划形态及位置变化上留有余地。
二是因字立形,依字取势。楷书的结字不论是上下结构还左右结构,都要按比例大小规则书写,这样字形才优美。另外,点划的穿插避让,古人也已总结出最佳规律。如果不遵循这些规律,比如写“昌”字,写成上大下小,或拉开距离,带来的问题是不仅字形不美,有可能还写错字。
三是比例协调,间距匀称。楷书要求点划之间的距离不能大疏大宻,而要计白当黑。这就限制了我们书写时,不能把点划的粗细、长短、疏密的对比任意放大。否则就已不是楷书的面貌,而另当别论了。
正如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所说,“真以点划为形质,使转为情性”。意思是说,书写楷书重在点划精到、形体工整规矩,要把它书写的灵活生动,只能靠使转把它的笔势、笔意写出来。
综上所述,书法中的“制造矛盾解决矛盾”书写手法,只能在以写意为重点的行草书中使用,楷书的书写还得遵循它已经完美的法度,如《欧阳询楷书结字三十六法》《黄自元结构九十二法》等,这些法则已把笔划该有的矛盾制造点及原因表述的很清楚。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等知识方面同学习,多交流,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