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利休—名寶錄

(2019-12-16 14:31:07)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千利休— 名寶錄





千利休—名寶錄

«叶隐»第二卷: 

茶道之本意,在于清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眼之所见,挂轴插花。

鼻之所闻,袅袅幽香。

耳之所听,釜之沸声。

举止端庄,五根清静,心自清净,直至意清净。

与二六时中,不离茶道之心,无需慰籍。

道具,唯有相印之物。

千利休在秀吉之命下悲壮死去,但这一点,却促成了利休茶道的完成。

纵观利休的一生,他确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伟大改革者。

他将茶室激进地缩小至二叠半,甚至创造了一叠半座敷的茶室。

从前的茶室入口分身份高贵的贵人口”与地位低下人所使用的侧身小口”。利休规定大家全从侧身小口”中进出,茶事不分贵贱。

平淡狭小,外貌与民宅相似的茶室,利休说这就是佛国”。而茶室附属的庭院,利休改称为露地”,是通向永恒佛国的必经之路。

露地内的手水钵、飞石、雪隐、待合...都经过利休的精心设计,茶人除了茶待外,要格外注重露地的打扫工作,把打扫也看作修行。

茶事时的怀石料理顺应四季的变换,选用庭院中的植物作为原料,搭配出一汤二菜素简的饭食。

利休的目光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注视着来自中国昂贵华丽的茶道具,他希望高丽、濑户那些长时间被忽视的民间之物能被唤醒。

那些似乎毫不起眼、破旧寒酸的物件都被利休请入茶室,慎重对待。

利休认为它们拥有一种独特的美学,名曰侘寂”。

它们随时能以低调谦卑的姿态融入到自然中去,从不会大喊着:我很重要”。

另外,利休把茶室的重点放在了墨迹上面。一进入茶室,便能看见壁龛上悬挂的墨迹,一般以禅僧的书法绘画为主。

利休曾把来自中国宋朝的伟大禅师圆悟克勤墨迹作为茶室的挂轴,或许他如同他的师辈们,心中都有一份对伟大禅”的智慧无言的期许与担当吧。

从利休始,茶人成为了禅的追随者,都在努力地将禅的精神融入生活。

在此整理了百余件传为千利休居士的遗品,从墨迹到竹制的茶勺...

如实地展现了千利休居士美学的风貌:

它们虽然形状各异,但却是如此的统一和谐,在静默中将千利休居士的茶道娓娓道来。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居士遺像 長谷川等伯筆 春屋宗園贊

頭上巾兼手中扇
儼然遺像舊時姿
趙州且坐喫茶底
若不斯翁爭得知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居士道號 仙岳宗洞筆 春屋宗園贊

泉南宗易禪人以點茶三昧鳴二世者也
先皇正親町院 添賜利休居士之號
其寧馨少庵 就山野需解利休之意
乃賦一小偈以応焉云
寶劍磨來勢掃軍
浮世穿鑿不相聞
轉身處任昭陽答
高臥閒眠對白雲

千利休—名寶錄

芙蓉圖 牧谿筆 利休添狀

千利休—名寶錄

法語 石溪心月筆 利休好裱具 玉室和尚添狀

石牕老人過去久矣
每恨不及見之
今獲觀送惇上人法語
字字句句皆鋮砭今時學
此道之病 仍值入道之蹊徑
倘得其句外之旨
方知此老人面目見在

千利休—名寶錄

尺牘 中峰明本筆 利休好裱具 

千利休—名寶錄

与無隱元晦詩 馮子振筆 

萬丈榑桑旭海東
起來絢枕拂枝紅
誰知筏到姑蘇岸
依舊禪林識祖風
晦是韜光不露機
木犀香里衲僧衣
若言此地真無隱
樵徑迷踪底處歸

千利休—名寶錄

与無夢一清偈 東陽得輝筆 

惺惺徹底惺惺也
真不求兮妄不除
一任梅華吹畫角
令人長憶太原孚

千利休—名寶錄

山姥文庫 漆箱

千利休—名寶錄

銘 “金馬” 茶箱

千利休—名寶錄

濑户天目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沼田” 黄天目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紹鷗白天目

千利休—名寶錄

銘 “紀三井寺” 染付雲堂手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引木の輎”  高麗狂言袴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浪速筒”  高麗狂言袴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李朝古三島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三島桶”  李朝古三島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ととや”  李朝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黃瀨戶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大高麗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井戶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柿の蔕”  井戶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小原木”  瀨戶黑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ねの子餅” 三筒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嵨筋黑” 黑瀨戶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禿”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東陽坊”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大黑”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平盤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ムキ栗”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太郎坊”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早船” 長次郎赤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橫雲”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勾當” 長次郎黑樂茶碗

千利休—名寶錄

古銅鶴首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伊賀

千利休—名寶錄

鉈のさや

千利休—名寶錄

瓢一笑

千利休—名寶錄

高麗筒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旅枕” 古黃瀨戶鼓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尺八 竹一重切竹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園城寺” 竹一重切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竹二重切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竹一重切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一重切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竹一重切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竹一重切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耳付籠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桂籠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銘 “顏回” 瓢花入

千利休—名寶錄

瓢碳斗

千利休—名寶錄

素燒炮烙

千利休—名寶錄

達摩碳斗

千利休—名寶錄

竹油菜籠炭斗

千利休—名寶錄

節ナシ竹蓋置

千利休—名寶錄

竹節蓋置

千利休—名寶錄

竹節蓋置

千利休—名寶錄

交趾芋魁水指

千利休—名寶錄

紹鷗信樂鬼桶

千利休—名寶錄

瀬戸捻ぬき水指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信樂

千利休—名寶錄

備前破箱

千利休—名寶錄

銘 “龍田川”耳付水指

千利休—名寶錄

古瀨戶建水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小脇指” 備前建水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大脇指” 備前建水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差贊”  建水

千利休—名寶錄

切合丸釜 唐銅鬼面風爐

千利休—名寶錄

小尻張釜

千利休—名寶錄

霰百合釜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四方釜

千利休—名寶錄

阿彌陀堂釜

千利休—名寶錄

唐犬釜

千利休—名寶錄

龍寶山釜

千利休—名寶錄

木地釣瓶

千利休—名寶錄

茶桶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藥罐

千利休—名寶錄

唐物茄子茶入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尻膨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圓座

千利休—名寶錄

藤四郎肩衝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瀨戶

千利休—名寶錄

桐紋棗

千利休—名寶錄

秋野棗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菊桐棗

千利休—名寶錄

菊桐棗一雙

千利休—名寶錄

黑中棗

千利休—名寶錄

金輪寺茶器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竹中次

千利休—名寶錄

竹中次

千利休—名寶錄

銘 “落曇”  秀吉所持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泪” 重然所持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茶杓

千利休—名寶錄

利休茶杓 上林宗三郎所持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妙喜庵”  

千利休—名寶錄

銘 “虫喰” 

千利休—名寶錄

唐木花台 金獅子香爐

千利休—名寶錄

瀨戶獅子香爐

千利休—名寶錄

銘 “此世”  井戶香爐 

千利休—名寶錄

梅子香合

千利休—名寶錄

菊桐黑樂香合

千利休—名寶錄

橋立の壺

千利休—名寶錄

藤組釜置

千利休—名寶錄

銘 “吉光” 短刀

千利休—名寶錄

遺偈 千利休筆

人世七十
力圖命拙
吾這寶劍
祖佛共殺
提我得具足一大刀
今在此時才扔還天公

本内容均为原创版权,转载请标明出处

圖文整理|苏小化

封面设计|侨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