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翔临古:东汉 · 鲜于璜碑

(2017-12-12 22:25:30)
标签:

书法








曾翔临古:东汉 · 鲜于璜碑







---  鲜于璜碑 ---

刻于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高242厘米,横82厘米
出土于天津武清县高村东一里处之苏家坟
原碑现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方笔多
跟《爨宝子碑》结合着临更好
最好用旧笔、浓墨
更容易出效果
临碑不在多
而在细细琢磨、慢慢体会
去把握碑中的线质,去表现和运用
这才是关键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因为形是载体
线质是书法的生命
如果解决不了线质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没有理解笔法
即便写得像,也是表面上相似
不若精神上的契合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要学会用笔尖写字
笔尖的变化无穷
古人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以毛笔这样最柔软的工具写出最坚硬的线条
这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临习单字大图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字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谦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其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祖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汉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而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谒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君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临习全图


---  延伸阅读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全碑图 

《鲜于璜碑》,全称《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刻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此碑高242厘米,宽82厘米。隶书,碑阳16行,行35字;碑阴15行,行25字。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碑额

有额,篆书。题《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十字。碑身为圭形,上锐下方,碑首阳面中部为“凸”字形碑额,阳文篆书碑名。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局部

碑额两侧刻青龙、白虎,额下为一直径11.3厘米的圆穿碑首。阴面刻朱雀。这种以“四神”图象作为碑额装饰的现象,在汉碑中较罕见。原碑现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局部

鲜于氏讳璜,字伯谦,生于官宦世家。此碑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鲜于璜初举上郡孝廉后,曾为度辽右部司马、赣榆令、太尉西曹、安边节使等,终官雁门太守,卒年81岁。碑阴铭文颂扬死者功德,并记录了鲜于一家的世系。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局部

此碑书法方峻朴拙,丰茂劲挺,气息古厚,结字尤富变化。碑阴较之碑阳更见率意天成,艺术价值亦更高。

(延伸阅读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书法全集》)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  关于导师  --

曾翔临古:东汉 <wbr>· <wbr>鲜于璜碑

曾翔,祖籍湖北随州,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北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名家工作室导师。

来源:半月单鱼 木木堂曾翔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