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佛学||一招致胜,超越佛儒——漫谈佛教和儒家存在的共同问题

标签:
佛学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一招致胜,超越佛儒——漫谈佛教和儒家存在的共同问题
原创 中外透视 中外透视
一、佛教和儒家的共同问题
佛教能在中国落地生根,能和儒家能成为兄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它们的躯体流淌着一种共同的血液、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高估了人,拔高了人,把有限的人拔高成无限的人,佛教主要拔高人的智慧,儒家主要拔高人的德行。
所以,佛教的特长是讲智慧,儒家的特长是讲道德。佛教认为,人的智慧能够了悟一切,甚至超脱生死;儒家认为人的德行能够德配天地,天人一体。
但是,智慧和德行并不能消除死亡,无法解决死亡问题。仰赖智慧的,死在智慧上,仰赖德行的死在德行上,最终都化作尘土,回归其本相。
睁眼望去,并不存在什么高人大德,也不存在什么君子圣人。向前看,前不见智者;向后看,后不见完人。红尘滚滚,唯人性坚韧。人就是人,人不过是人,智慧和德行都极其有限,有限到把有限当作了无限。
二、二者问题的根源
佛教和儒家为什么会存在同样的问题,犯有这同样的毛病呢?
原因在于它们都不认识人。它们不知人是什么,不知人性是什么,不知人为何物。它们凭着自以为是的点滴智慧,把简单的人、无知的人、有限的人想像成了天神。
身为人而不认识人,这是人类的悲剧之一,也正是他们有限性之明证。西方哲学家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但东方的人们没有想到自己的无知,总觉得人了不起、觉得自己了不起,自以为有两把刷子,凭修行和努力就可以成佛成道。
他们总觉得人脑子里或身上有些什么伟大的和神秘的东西可以发掘,或者认为别人的脑子里或身上有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可供崇拜。这种见识,实在是肤浅、愚昧而又可悲。
人是什么?不过就是动物,是虫子,是一堆腐肉,是猪肉,是狗肉,是泥土,是尘埃,是空气而已,哪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哪有那么多高大上。当人化为泥土的时候,人的智慧在哪里,德行在哪里?人知短暂,不过百年,除了愚昧无知,哪有什么智慧德行。
进一步说,人不过就是上帝的创造物,作为被造物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当上帝收走你那口气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回归泥土慢慢腐烂才是你的份,你的那点智慧和德行根本算不了什么,毫无用处,毫无意义。
三、毛病的根除
人是有智慧和道德,但是人的智慧和道德是有限的,而且非常有限,就像人的生命非常有限一样。要认识人,必须要牢记人的有限性这个重要前提。人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其智慧、道德、生命、能力等等所有方面非常有限。
认识到有限性,这时人的智慧道德才有意义,智慧才是真智慧,道德才是真道德,否则,智慧就变成愚蠢,道德就变成伪道德。
退一步说,即使一个人有大智和大德,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不过是人应该做到的;做到了也不过是个人,也不会因此超脱生死和成佛成仙。就像当年把雷锋作为至高的榜样,实际上做了雷锋,那只是做了一个人应该做的事,谈不上高尚和道德,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做到应该做到的、这是本分,是义务,是做人的底线。
事实上,人远远没有做到应该做到的,没有做到底线,这不是标准高,而是人太有限——智慧和道德都太有限。如此有限之人,谈什么大智和大德?更何谈什么因智成佛、因德成圣呢?这世界不存在佛和圣,佛圣也是普通人,也是凡夫俗子,而且是俗中之俗,因为自知者智,知人者明,而所谓佛圣,既不知人,也不自知,只有盲目的和夸大的认识。
四,超越佛教和儒家
超越佛圣,是做人的底线,是做人之根本。
他们因为高估人、拔高人,导致了愚昧无边,虚伪遍地。他们已经犯了一个毛病,所以后世就不要再犯他们同样的毛病了,不能再错上加错。
佛教能在中国落地生根,与儒家合流,这不仅是儒家的问题,深层看是国人的问题,是民族愚昧的问题,宽容一点来说,是人类愚昧的问题,是有限的人没有认识人的有限性而导致。是该醒悟了。
其实,超越佛圣很简单,超越释迦孔丘很简单,只要真正认识到人的有限性,只要真正地谦卑下来就足够了。这时,你的智慧就瞬间得到了提升,仅在这一点上,你就可以俯视他们,不是你站得高,而是他们瞬间掉到了低谷,因为在真实面前,任何美丽的虚假都再也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