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佛学||恭逢虚云禅师圆寂纪念日

标签:
佛学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恭逢虚云禅师圆寂纪念日
来源:云门祖庭
虚云禅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九月十二,10月26日
农历九月十二,即10月26日,是虚云禅师(1840~1959)圆寂纪念日。
虚云禅师是近代高僧,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弘扬五宗法脉。
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虚云禅师于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
虚云禅师遗言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摘自《虚老和尚开示录》)
虚云大师在云门(佛源老和尚述)
在一九四三年的冬天,李济深主任把蕴藏在曹溪宝林山中的龙象——虚公老人,接到了乳源的云门山大觉寺。去振兴云门宗的发源地——文偃禅师的选佛道场。
云门,在偃祖的当时(朱梁时期)悟道者七十有六,常住僧众约六百人。地方宽敞,山水幽秀,人烟稀少,四时不闻鸡犬之声,诚乃华夏衲僧办道的圣地。
偃祖后,便日益衰落。在云老去时,仅有一僧看守。而寺之周围树木,几已伐尽。全寺四壁萧条,满院荒烟蔓草,境色凄凉。寺中什物全空,守僧一碗一筷,衣履褴褛。文偃祖师之肉身,独自默然地坐在破烂的祖堂中,似乎在等待着这位为佛祖生辉的宗匠来临。
云老一到云门,便刻不容缓的兴工,并亲自动手,昼夜不休的领导着南华同去的几位小施主挑着、拖着。每有旁人拿不动的木头和岩石,老人可随便搬起。不久的时光,便把旧有的腐烂的殿堂,一层层的撤掉了。地基也一方方的填平了,僧众也渐渐增多了。工匠也计画着全盘的新样,三进四横,工程浩大,每日总在百数十人,惨淡经营。
经过了整个九年的辛苦,直到去年,全寺殿堂才焕然一新的出现了。寺里的庄严佛像,金碧辉煌的在大雄宝殿放大光明。禅堂里的静香,结成了香盖。农场开辟了数十亩荒地,各种的庄稼,都在老人的领导下生产得非常的繁茂。满山的绿林,都成了行树。美丽的花草,四时放出奇葩。尤其是优昙花,在去年六月的戒期里,开得特别优胜,真是实现了人间净土。寺前凿有放生池,池水深广。每当雨后初晴之时,群鱼戏水,乐境无穷,都是这位老人赐与的。
云老的精神,非常健旺。去年正月,曾到九仙岩去游览。九仙岩距云门有六、七十里,另外还要上山。而云老当天回转,来往步行,毫不表现疲倦。
云门附近的农民,常沐着这位老人的恩光。每有疾病,则施以医药。有饥馑,则给以食粮。遇事故,则与之排解。寻声救苦,无微不至。今年云门土改了,村农都对这位老人表示敬仰,自觉自愿地分了二、三十亩水田给寺里。
目前寺里尚住有五六十位僧伽,他们久随这位老人薰修禅定。日常虽在劳动生产,而其道心,是非常纯洁的。现在,云门的房屋,已从荒烟蔓草中,雄壮而美观地建立起来了。这都是老人的力量。本来,云老还打算继续修建海会塔的,只因众生的福浅,缘未成熟,云老便于今年的四月离开云门了。
(摘自《虚云和尚全集》第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