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佛学||阿赖耶识——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

标签:
佛学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阿赖耶识——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
原创 勒爷 山石白水
所谓如来,就是诸法如义。
所谓诸法如义,就是诸法如实,诸法非法。
所以如来是无法,而如实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此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实无虚的,是非法非非法的。
所以如来才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来所说的一切法,实无一切法,这就是如来说的一切法。
佛点头,然后他告诉须菩提:所谓菩萨,也是这样。
如果菩萨说出这样的话:我要度尽无量众生,那他就着了有相,就不配称为菩萨了。
佛为此再作讲解:菩萨悟实而非得法,所以不可以有法而称菩萨。
因此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才是实法。
如果菩萨说出这样的话:我要庄严佛土,那他就着了有相,就不可称为菩萨了。
因为如来说的庄严,实无庄严相,这就是如来说的庄严。
所以菩萨应通达无我法,无相、无法而得实行,我就称他为真正的菩萨。
佛告诉须菩提:佛国中的所有众生,他们所生的种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的种种心,皆为心相,实非真心,只是称名为心。
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因为皆为种种心相,故不可得。
否则就昧于心相,不见真心。
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未生前。
这句话说清楚了本体和肉身之间的关系。
我们现在的肉身,是生命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最怕这个肉身死掉。
其实,这个肉体有什么稀奇呢!就是个虚壳子,但是,你一旦进入这个躯壳里头,就出不来了,这也像是弥勒的楼阁,没有门哦!进去了也出不来。
这个里头本来虚无!把自己解剖分析,里头哪有个我呢!
我 在哪里?
找不到一个 我,没有什么是 我。
但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也就是人的 本性,佛家称为第八识——阿赖耶识。
三世皆无变迁,过去生没有变动,现在生也没有变动,死了再投胎未来生也没有变动,本性跟着你,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你下了地狱,上了天堂,他都跟着你,你只要认得它,认得了自己,你就成佛了,跳出了六道;
认不得,它陪你下地狱,陪你升天堂,陪你变猪变马变狗,变女人,变男人,本性没有动。
所以,叫作不动尊,也叫业力种子,这就是三世皆无变迁。
要认得,这个身体是虚壳,现在住进这个房子的就是你,这个身体是物质的一部分而已;
而这个智(第七识:末那智),则是另一部分哦!这两样配合起来就是身心。
身及智无离聚,不生灭,要想使 身、智拥有存在,那可是工夫了!
就是道家所谓的长生不老,与天地同休,日月并寿。
要知道什么是呈现?就是现量境,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万有,皆是阿赖耶识的现量;
我们今天的身心,也是自己阿赖耶识的现量。
其实,你说我们现在堕落了吗?沉迷了吗?没有!未离法身境,自然呈现。
一切有情本来就是再解脱,何必求解脱呢?
所以,二祖告诉三祖:谁来束缚你?他就悟了,因为本自解脱。
有人捆你,你才求解脱嘛!你说我业重,被绑起来,不能解脱,谁把你绑起来?
是你自己绑自己,自己捆自己,所以不能求佛,不能求菩萨,只有求自己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佛说,证到了果位,福德圆满、智慧圆满,这也叫作证得了本觉——本来就是觉悟,觉者佛也。
密宗讲无始本觉,这个本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生死涅槃。
生死是凡夫,涅槃是佛,这是一体之两面,是由无上修持、无上智慧、无上功德才能达到的。
达到哪里?可以顿成,达到立地成佛的法身的境界。
这个是内明,身与智无离也无聚,身与智是一体的,也就是心物一元。
这个心物一元的自性,由真空到达妙有,达到了美妙庄严的成就。
本体本来是绝一切分别,也绝一切遣除;
换言之,就是本来没有分别,用不着遣除,如果加上用工夫的方法去求道,早已经离道太远了。
道本来是离一切分别,离一切相,本空啊!空到什么程度呢?
空到没有任何方位的分别,像太空一样,没有边际,无限的大,无量无边。
六祖所谓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万法,也具备了功德。
自性本体的功能是空的、光明的,也是具备万有的。自性本体在何处得见呢?
无处不在,哪里不可以见性啊?
你明白了,处处可以见性;
其体住于法界,住于法位,本来没有动过。
若识得自性的真面目,那才晓得我们从无始以来,直到现在,没有变动过。
悟到这个境界,坦然而住,本来就是,自性本寂,离了戏论自然空,你就成就了。
通俗一点讲就是,凡事静思己过,一切都会好过。
所以,偶尔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假如能够保持最低的生存条件,你最想做什么?
倘若人生开了挂,还能继续坚持做什么样的人?
答案,或许就是你人生的大概方向和意义所在了。
当你做一回自己的人生看客或者吃瓜群众,自嘲中,一切也就没什么大不了,如果心中有目标,除了生死事大,其他真的就是擦伤,而大事自有天注定,又何必庸人自扰之。
试着重新认识你自己,也许,会有惊喜。
起码,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窥探灵魂深处那位将来会很出色很完美的-----你自己!
人活着,难道就是这一套套的程序:传宗接代,生老病死,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追逐功成名就,飞黄腾达,建功立业,名垂千古......
好像都是一个个圈套而已。
这些东西即使得到了又如何?终将会灰飞烟灭,连同自己的生命,消失的无影无踪。
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这一辈子,真正的修行,也许就是在经过了世俗的浸染之后,拼尽全力,找回生命最初的本性——阿赖耶识。
人这一生,最终是一场修行,就是不断经历坎坷,修正自己的行为,心态,道德,涵养,最终达到生命心灵的觉醒。
人的一生三个生命生活的层次:
一是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
二是精神层面的文化追求。
三是灵魂上的最高升华。
普罗大众大多数垫底在第一层次,终日奔波只是满足于生存而已。
部分精英阶层中产阶层也止步于第二层,只有少数虔诚的宗教殉道者或者天才级的古今贤达圣人,用生命的代价去实现生命最高层次的价值意义。
真理,往往就在少数人的赴汤蹈火中呈现出来,从而推进人类文明朝着相对阳光的方向演进。
那些你企图控制的事物,其实已经牢牢控制着你。
那些你以为尽在掌握的东西,其实都在操控着你。都是镜花水月。
到最后,当你不得不放下执念的时候,恍然大悟:连自己都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当你放下一切,放下 我 的执念,与世界和谐共生,你原本拥有全世界,拥有一切。
万物本一体。天地大美无言,以不自生而长生,以无私而成其私。
厚德载物,天覆地载。
放下即轻松自在。
从众-----即自我毁灭。
这世上如果真有成功,那一定是早早的发现自己真正的独特之处,做一件真正热爱的事,一心一意,以命相抵。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作者讲过小时候妈妈在自家花园中给他讲过的一句话:“孩子,看看大家在做些什么?然后,你做点别的吧”。
这样的母亲格局跟大,堪称伟大。
孩子的心灵会像花园里的花儿一样自由绽放,活出自己的生命色彩。
而不用被邻居家“人家的孩子”虐的不知道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孩子。从而自信而笃定的活出自我。
活出自我------最大的成功。
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我们大多数人充其量都是“二手”生活,一生都活在被设计的圈套里,从一出生就逐渐被驯化的脱离“本自具足”的自然悟性,大自然赋予的“宇宙能量”,被一系列的教化和教条以及莫名其妙的“框架”笼络,逐渐泯灭个性,从而消失在群体中。
从一出生就被期待成某个模样,要怎样以及不要怎样,到后来,被训练成不敢怎样,不知道怎样,不想怎样......
随波逐流,顺从主流,那个鲜活鲜明的浪花瞬间就被淹没,这是时代的洪流。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被卷入这样的荒谬的漩涡,几乎大部分人倾尽毕生精力是在“疲于奔命”的应付生活带来的压力,想做的事做不成,而不得不做的事往往又是续命的工作。
渴望的,是活成他人或者他人眼中的样子。
根源,还是因为从来没有觉醒,从未找到真正的自己,在搞钱的明确目标下,以为那些能获取眼前利益的事务仿佛真的就成了自己的事业,更加跟真实的内在自我渐行渐远......
夜深人静的时候哦,总是会想起苏格拉底说的那句:认识你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说:“重新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很难,但,那正是你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
鱼儿只能在江海湖波,天空就是鸟儿的天堂,所以,务必要清醒的认识自己,到底是鸟,还是鱼。
认识自己,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