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家乐
林家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77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心经》:心里的秘密

(2023-07-17 17:17:53)
标签:

佛学

林家乐生命学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心经》:心里的秘密




来源:原创 千休一念 無為觀 

《心经》是关于心的秘密,历来被世间各地僧侣禅者所受持,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是一部简短入心的经典!

昨晚回家,妻子说是今日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她读了《心经》。我说心经有三处,很有意思。一个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个是「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一个是「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和你所喜的金刚经,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三年前,在静坐中感受心经,把自己的静坐感受,写成了文字。以此,感念每一颗心,感念每一部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只关乎你,只关乎你的心。你若可以,在每一个当下,践行观照的智慧;你若可以,往里走,时时不离觉知,深深观照你的心。某一个当下,你滑入了无限的空,心就远离了物质,感觉,思想,行为和意识这五蕴的缠绕了。

心不往外走,心就不会困在物质,感觉,思想,行为和意识里面,这五蕴都是因心动而生。故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心一动,即生五蕴,心忘了回家,就只能流浪在五蕴里。用观照的智慧,让心回家,心一回家,一心不动,发现五蕴亦是空。由五蕴生发的苦厄也就空了。心,圆满自在了。

如果你能,以观照得自在,你就是观自在菩萨。心经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呼唤,呼唤在流浪在五蕴和苦厄中的你回家。回到心,回到空,回到自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之所以不异空,只是因为你的心,心一动,便是色;心不动,即是空。色和空,没有区别,都只是你心的能量,只是方向不一样。顺去是色,逆来是空。空之所以不异色,是因为心往里合一,是空,是无形,是无限;心往外流浪,是色,是有形,是有限。心迷于物,色即是空;心能生物,空即是色。空色不二,只在一心;色空一如,只因观照。感受,思想,行为,意识也是一样,心生发就有了感受,思想和行为和意识,心回家了,感受,思想和行为和意识也就缘起性空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所有的修行的法门,只是为了心如如不动,从而滑入生命的本质:无限的空。你会发现那个到彼岸的你,那个无限的你。那个你是本自具足的,所以既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这个你是本自清净的,所以既不需要洁净,也无法被污染,这个你是本无动摇,所以既不可能增加,也无法被减少。

在这样的空里面,心再也不会流浪在物质,感受,思想和行为里面而忘了回家了。心也不会再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些门离家出走,迷失在色声香味触法的世界里面了。也不会在“尘”“缘”里面流转生灭了。这样的行深观照智慧,最后连修行的法门和修行本身也没有了,心,如纯净的莲花,回到莲花未生的时候了。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回到这种无所得的无限空的状态,心就没有任何的挂碍了,心没有任何的挂碍,心就不会生任何的恐怖了。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你看到以前心生出的五蕴所感知到尘缘世界只是一个梦,只是一个想。我们不再把这梦和想当成了真实的世界。我们远离把梦和想当成真实的世界的幻觉了。也就不再有个心了,心,在那一刹那,成为了无限!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心经》:心里的秘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