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佛学||2011年,重庆工人对大足石刻一座800年前的千手观音造像进行全方位修缮。

标签:
佛学林家乐生命学 |
文史传奇:
2011年,重庆工人对大足石刻一座800年前的千手观音造像进行全方位修缮。当用X光对其内部进行扫描时,修复人员吃惊地发现在观音像正面腹部处有一个隐藏的机关。那么里面会有什么惊人的秘密呢?
这座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公元1174年,据传是由当时南宋时期著名僧人赵智凤耗用近70年时间雕刻而成。
整座石龛高7.7米、宽12.5米,造像雕刻在30米高的崖壁之上,千只手臂,状如孔雀开屏,观之气势恢宏,堪称天下奇观!
而且观音像慈眉善目,每只手掌都持有一种法器,如日、月、宝剑、如意珠、宝瓶、莲花、宝镜等,而且在每个掌心上都绘有一只眼睛。
正所谓一叶一菩提,一眼一众生,意指观音可幻化为千手千眼,解众生疾苦。
不过,千手观音造像作为大足石刻中最为精美、也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却在几百年风雨的蚕食之下,出现了风化、脱落、金箔变色甚至起壳剥落等病害,开始变得满目疮痍、浑身是伤,再无半点光彩。
如果再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那么这尊稀世珍宝便会失去所有艺术价值,从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鉴于情况的危急性,国家文物局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保护修复。
当然,修复内容除了表面的断肢再造、贴金箔、测绘等,石像内部的情况自然也不容忽视。为了防止贸然拆卸外部组件对造像造成不可逆的损坏,修复人员决定动用X光勘察技术。
谁知,经过扫描,修复人员意外地发现观音像正面腹部处竟然有一个隐藏的机关。他们意识到兹事体大,于是立刻联系了当地的文物部门。
文物专家对此激动万分,他们告诉修复人员
这机关其实也叫装藏。
所谓装藏,一般是指佛像落成后,为佛像装上象征性的内脏,比如经卷、珠宝、五谷及金属肺肝等,就好比人身体内有五脏六腑一样,这样做目的是赋予佛像以生命力。
而这尊千手观音造像所发现的装藏高0.9米,宽3.1米,进深0.3米。专家小心翼翼地将机关的封口石砖打开,只见里头仅有一些金箔残片及瓷器碎片。
这些东西一看就是祭祀用的,并没有多大的考古价值,专家见状未免有些失望,猜想最早放在里面的经书或珍宝可能已被前人取走
了。
眼看空欢喜一场,修复人员便张罗着准备继续修补佛像,而文物专家只好将堵着装藏口的那块石砖放回去。
就在这时,专家突然发现石砖的背面居然刻着许多文字,这些文字形态清晰、色彩鲜红原来这不是什么石砖,而是一块石碑。
经专家辨认,这些文字记载内容如下:
遂宁县中安里,地名七佛寺,善士张龙飞同缘黄氏,族男昌文、昌德,合家发心,装修宝顶观音大士金容一尊,装修圆满,天赐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受享,洪福悠久无疆。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立。
意思是说,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遂宁县中安里有一位名叫张龙飞的善士合家修缮千手观音主尊一事。
除此之外,石碑上还详细记载了千手观音石像曾经历过的四次修缮:
分别是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及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
鉴于这块石碑是千手观音石像中第一次发现有年代的题记,而且它所体现的信息就好比现代人更换身份证一样,所以专家认为这块石碑意义重大,应给予妥善收藏!
从石碑记载来看,千手观音石像最近一次修缮是在清光绪十五年,距今已100多年,观音手指早已伤痕累累,断裂、风化,甚至轻轻一碰就会掉落;她慈悲的脸上已然铜绿斑驳,仿佛挂着泪,所以修复工作更是刻不容缓。
最终,在耗尽850公斤加固剂、100多万张金箔、1260公斤大漆以及100余公斤矿物颜料之后,千手观音得以“重塑金身”。
有趣的是,这次修缮终于查清了千手观音并非乾隆时所传的1007只手,而是830只手。
2015年,当这尊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一改往日斑驳,重新焕发出金光熠彩时,专家、工人们放声欢笑,也痛哭流涕,纷纷感动于化腐朽为神奇的这一刻!
而今,经过长时间的维修保护,这座神圣的千手观音造像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得以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佛教文化和古今两代人工艺和技术的伟大融合,尽享一场洗涤心灵的伟大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