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佛学||虛雲老和尚一生為護持佛教不惜性命

标签:
佛学林家乐生命学 |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虛雲老和尚一生為護持佛教不惜性命
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我(黃念祖)是將近三十歲的時候皈依虛雲老法師的……。老法師(虛老)生活非常之清苦,在北京那麼冷的冬天,就穿一條單褲。這麼多人供養你,多穿一件不行嗎?就是一條單褲。他不受頂禮。他都一百多歲了,住在廣濟寺,不但出家的大德給他頂禮,他要回拜;就連在廟裡燒飯的人給他磕頭,他也回頭還禮。
老法師一生為護持佛教,不惜性命。最初,就是民國初年,革命剛勝利,當時大家打倒了滿清,要學西洋,學東洋,要辦學校。辦學校,沒有錢,怎麼辦?當時很風行的一句話,就是要「毀寺興學」,把寺廟毀掉,把佛像拿走,把大殿改作講堂,寮房當宿舍。「毀寺興學」之說非常盛行,政府於是把它變成了命令。當時,就是虛老代表佛教徒,向政府申訴,反抗奔走,使得這個命令沒有落實;那個時候要是落實了,佛教就沒有今天了。他一生都是如此。
剛解放的時候,那個時候也有很多佛學院學生、佛教徒,想學日本,因為日本的和尚可以結婚。因此,在成立佛教協會的時候,有人想通過這個條例,鼓吹大家學日本,使結婚成為合法化。為了阻止通過這樣的一個決議案,虛老當時就說,要通過這樣決議案,大殿不是有這麼大的柱子嗎,我就撞死在這兒。大家一看,不行了,因為虛老的名望太大了,這個決議案就沒有通過……
虛老的開示非常能契大家的機。他非常提倡讀《楞嚴經》。現在有位學者呂澄說「楞嚴百偽」,找出一百個證據,證明《楞嚴》是假的。這個事情不奇怪嗎?釋迦牟尼佛早就說了,佛法將來要滅,第一部滅的就是《楞嚴》,現在有的人就說《楞嚴》是假的,不就跟佛所懸記的正好一致?虛老當時叫我們讀《楞嚴》。他說,《楞嚴》第一遍看不懂,就再看,反覆地,看不懂就再看。
虛老同時也很提倡念佛,對於許許多多適合參禪的根器,他也叫他們參禪。他是五宗的祖師,禪宗是一花五葉,只剩下臨濟兒孫最多了,還有一點點曹洞,曹洞在日本很盛,中國曹洞還有一點點,其餘的法眼宗、溈仰宗、雲門宗都斷絕了,現在虛老就把這五宗都承傳下來了。虛老的道德,眾望所歸,不是一般常情所能及的。
我再舉一件事情。有一個師範畢業的學生,皈依虛老,一開始就參禪打坐,幾個月的功夫之後,這個人就離開座位懸空了,就報告虛老。虛老說,這個人不適合於參禪,得換法門。虛老的看法就跟大家平常的見解大不一樣。大家就說:這個人好,是利根,一打坐人就懸空了,更應該繼續。虛老說:不對,這個法門對他不合適,換法門。這是一種過人的眼光,跟世俗的看法不一樣。因為那位學生能夠懸空,他會覺得自己特別,很容易生出我慢。在你心裡哪怕有一點點貪瞋痴慢,那就是癌細胞,再修持下去,你的功德也增長,癌細胞也生長。就和人一樣,正常細胞吸收營養的時候,癌細胞也吸收營養,而且比正常細胞還快,最後就會變成癌症。所以虛老就要求那位學生從根源上換法門。這是極特殊的地方。
我還親自看見虛老一件事情,就是受傷以後,傷勢極嚴重,見到肋骨。原先不知道,只說他有病。我的岳父是名醫,在北京四大名醫首屈一指,各方面學問都很好。我就介紹他們相見。後來虛老的病,肋骨的傷,都是吃我岳父的藥吃好的。他們後來成為很好的朋友。那天,我岳母就問虛老一個問題,虛老對這個問題的答覆,後來我跟夏老師講了,夏老師稱讚說,這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答覆。今天我就轉述給各位。
我的岳母就問虛老,她說:我念白衣大士咒,我繼續念,好不好?
虛老就說,白衣大士咒在經典中沒有根據,而別的咒在經典中是有根據的。沒有根據,但是很多人很相信,很虔誠地念,也很有感應。觀音的化身是無量,有的化身沒有記載。
虛老談到,在中國的陝西,有一個縣,這個縣裡就有觀世音菩薩的肉身。在座的人恐怕沒聽過、不知道在中國的陝西有一個觀世音菩薩的肉身。大家不知道,經典也沒有記載。但是這個肉身,你要去找很容易,不管你從東、從南、從西、從北,你只要走到距離這個廟只有四十里的時候,你自然會找到這個廟。因為以這個廟為中心,以四十里為半徑,劃一個圓,在這個圓之內,所有的樹都朝着廟長。你只要一到那個區域,按照樹的方向去找,就找着這個廟了。這個事很奇怪,這麼奇怪的事,你很少看見記載。
虛老親自到了這個廟,而且看見了觀音的肉身。他說到這兒的時候,他就作一個樣子給大家看,舉起手印,半跏趺,這個手這樣一伸。雖然虛老當時穿着一件破袍子,一位瘦飢的老和尚,可是,當時我頓然覺得簡直就跟觀音菩薩一樣的莊嚴清淨。不是什麼放光,而是一種神情,只有菩薩才顯得出來,極端的清淨莊嚴。
經典沒有記載,大家也不知道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肉身就存在這兒。《楞嚴經》中講,觀世音菩薩現種種身,說種種咒。因此這個咒子,雖然大藏經沒有記載,那也可能是觀世音菩薩所說的。你要是念得熟的話,你就繼續照念。如果你並沒有念熟,你就念一個經典上有記載的咒子好了!
(摘自黃念祖一九八七年於美國華府佛教會講演《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之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