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丁和木:做一棵有爱的参天大树

(2024-10-31 14:22:38)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商学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 || 丁和木:做一棵有爱的参天大树





原创 贺斌 中国慈善家杂志

善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荫护桑梓、造福四方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丁和木:做一棵有爱的参天大树

安踏创始人、荣誉董事长、和敏基金会荣誉主席丁和木 (摄影:MORE x JOLI studio)

“明年要做90大寿,你们都来啊!”一见面,丁和木就笑呵呵地发出了邀请。

老人家爱笑,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和三年前采访时相比,这位安踏集团的创始人清瘦了些。他已经暂别了乒乓球这样的剧烈运动,改为温和的慢步走,每天要完成4000步的KPI。

他依然闲不住,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到办公室练1小时书法,“每一个字下去,都要动脑筋”;时不时回一趟岸兜村,看看那些老邻居老朋友们;他在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担任了三届校董会董事长,但凡有活动,他都尽量到场,给孩子们讲讲故事,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如今,他最惦记的还是捐建的医院,不时会去工地看看进展,大楼眼看着就要封顶,这是最让他欣慰的事情。

“慈善两个字,说是好说,但是不好做。不是光拿钱去捐就算慈善了,不是这样的。你做人一定要有善良的心,你做事一定要做善良的事。善良两个字要时时刻刻在你心中。”丁和木说。

去年生日的时候,丁和木曾挥毫写下了一幅字:“人为善,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这也是丁和木的慈善观,在家境并不富裕之时,他就悄悄播下善意的种子,从扶危济困到健康援助,从关爱一个家庭的因病返贫到提升一个地区的医疗水平,一点一点扎下善根。他的慈善精神,不但在家族一代代传承,更化做企业文化的根基,开枝散叶长成参天大树,荫护桑梓、造福四方。

行善多年,丁和木家族的善举已广为人知,他也获得无数的慈善奖项,有官方也有民间的。他获得过中国最高的慈善荣誉“中华慈善奖”,就在不久前,他获第19届全球华人“爱心奖”,这是对两岸三地慈善人士的褒奖。面对这些荣誉,丁和木坦言是很自豪的,“对于做慈善的人,国家给了荣誉,这样才能激励大家,才会形成社会的风气,大家才会一起来做慈善。”


丁和木专访视频

小家大家

在和木文化中心的墙上,有丁和木书写的一句话:“人生三大欢喜:儿女成才,安踏成功,国家强大。”

丁和木是个顾家的人。当年,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他曾经担负着一家8口人的生计, 不得不打几份工来养活家里人。清明前后是蛏子最好的季节,为了能在餐馆做早餐前送到,丁和木总是早晨5点多就挑着蛏子去泉州卖,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卖完蛏子后又马不停蹄赶回村里,因为早上8点多要出工,挣工分。晚上收工回来,他又要去卖货,一天都没有休息。

1982年,丁和木和村里人合办了制鞋作坊“岸兜村第一皮塑厂”,生产的鞋子质量很好, 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过来购买。看到这种情景,次子丁世忠建议,与其坐等客户上门,不如走出去,打开销路。丁和木被说服了,给了儿子1万元,600双鞋,1987年,年仅17岁的丁世忠开始闯荡北京,在北京最繁华的四大商场拥有了柜台。

1988年,丁和木成立了“求质皮鞋厂”,逐渐创立自己的品牌,三年后的1991年,安踏品牌诞生,丁和木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丁世家和丁世忠兄弟俩任副总经理,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营销和产品开发。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丁和木:做一棵有爱的参天大树

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和木文化中心展示丁和木的慈善观。摄影/本刊记者 万小军

安踏是丁和木“家文化”的延伸,一向宽厚的他,将员工视作家人。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说起,当年为公司历史博物馆收集资料时,曾在丁和木最早的办公室看到过一摞摞笔记本,上面细致地记下工厂的每笔开支,那是对每一个员工的关爱 ——哪个人结婚,哪个人生子,丁和木作为公司负责人,都一一记下来,给员工包个红包。甚至还有为员工写的亲笔贺信,写给员工的新婚贺词,“他写得很认真,一笔一划,字里行间都是对员工如家人般的关爱之心。”李玲说。

晋江有“中国鞋都”之称,安踏、特步、361°等知名企业都出自晋江陈埭镇的丁氏一族。丁和木生长在陈埭镇岸兜村,村里常住人口近5000人,85%是丁氏回族,丁氏宗祠就建在岸兜大道上。因此,岸兜村是丁和木的家,也是丁和木慈善的起点。

2003年,丁和木捐款100万元,建立了以父母名字命名的岸兜玉厚阿瑞慈善基金会,这是晋江市第一家村级慈善基金会,基金会善款大部分用于救助岸兜村的特困群体。

丁和木心善,有时候去到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里,看到他们肚子都填不饱、遭受病痛,不忍心看下去,也不能一走了之,总是要拿出一点钱贴补。有钱的时候如此,没钱的时候也是如此。“父亲总是说,你看我们还有饭吃,不能看着别人连米汤都喝不了。”丁和木的长子、安踏集团董事局副主席丁世家说。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丁和木:做一棵有爱的参天大树

2011年4月29日,丁和木慰问受火灾影响的困难家庭。

2008年,丁和木开始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活费,从一开始的每人每月发300元,到现在的500元,如今岸兜村60岁以上老人有877人,每个月光这笔开销就达40万元。

“刚开始的时候,我问过父亲为什么要发这300块钱,他说300块钱看上去没什么,但对经济顶不上来的那些人,300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帮到他们,但这300块钱能实实在在地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丁世家回忆。

有了这笔生活费,加上基本的养老金,岸兜村的老人们一个月就有一千多元的可支配收入,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甚至还能贴补一些给儿女,也利于整个家庭条件的改善。

生活条件改善了,老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提上了日程。接近午饭时间,岸兜村“和木文化中心 ”的乒乓球室依然热闹,几位长者你来我往不分输赢,状态貌似完全不输小伙儿。

“这些老人家都七十多岁了,看不出来吧。爱打球,身体好得很。丁和木老先生为大家带来了快乐生活的场所,让村子里的老人们有奔头。”岸兜村村委会书记丁伟强说。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丁和木:做一棵有爱的参天大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