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商学||一个人被锁死在底层最根本的原因
(2024-04-17 11:15:21)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 |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
|| 一个人被锁死在底层最根本的原因
原创 老马伏枥3 老马的笔记
最近一个小男孩上了热搜,因为一段视频。
小男孩说,长大以后想当行长,继承他的家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因为他爷爷是行长,他妈妈是副行长……
大家觉得可笑,坑爹的娃估计已经断送了他老爸的前程。
童言无忌,之所以会上热搜,跟前两年周公子,在朋友圈叫嚣,王侯将相就是有种类似:触动了公众对权力继承、家族企业和社会不公的敏感神经。
如果是在四十年前听到这种观念,大家可能并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比如,张三的父亲是开火车头的,那么大家会默认张三长大后会继承他父亲的工作,进铁路局开火车。
而当今的社会,大家普遍觉得个人成功必须建立在自身努力和能力的基础之上。我们身边听到的逆袭故事,也多是屌丝出身,小镇做题家,这样才更有激励的力量。
但现实中,逆袭永远是少数,即便是在信息、经济发达的今天,很多人仍然无法突破贫穷,今天就从三个方面分析下,为什么一个人会被锁死在底层?
第一,欲望不强
我们经常说人穷志短,反过来也成立,志短则人穷。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作者写了一个摩洛哥贫困农村人的故事:
当我们问他如果你有钱,你会做什么?
他说他会买更多的食物。
如果有更多的钱呢?
卖更多更好吃的食物。
作者很失望,因为他看到这里的穷人几乎每家都有一台电视机,当问到他们为什么吃都很难吃饱,怎么还要买这种东西时,那些农民说,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还有一位黑人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每个月去社区领取100美金食物券,本来够一个月的主食,她却在领到食物券时立马跑去吃虾和国王蟹和牛排。
殴大说,一个人被锁死在底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颗成为富人的野心。
而且越是贫穷家庭出身的人,越是没有太大的野心,没有强烈的挣钱欲望。
这跟我们理解的好像刚好相反,不是越穷越有上进心吗?
现实却并不是这样。
贫穷不只是一种物质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贫穷成了他们心理的舒适区,他们会更加愿意追求安稳、追求及时满足。
生活已经很苦了,上班已经很苦了,为什么还要克制自己寻乐,看看小说,刷刷短剧,多开心!
我们身边大部分底层家庭出身的人,内心追求的其实是安稳。
没有太大的奋进之心,也没有太强烈的上进愿望,因为那会让自己冒更大的风险,甚至失去当前的拥有。
相比于退回到原生的贫穷状态,冒险带来的心理折磨,远大于欲望实现的喜悦,再加上原生状态本来就不好,没有太多试错的成本。
所以,不如安于现状,老老实实当个牛马人,不争不抢,老天给机会就接,不给机会就躺。
这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但是有一类人,他不是因为吃了贫穷的苦,而是吃了精神上的苦,很早遭受过极大的挫败感,可能是像参哥一样,遭到了某个亲戚朋友的嘲讽挖苦,也可能是张雪峰那样被女朋友的父亲电话通知,你不配。
这种挫败感让他产生了强烈的野心,他们会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如何延迟满足。
第二,认知不够
电影《一九四二》有个镜头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带着捡来的小女孩说:跟着我,我知道成为地主的方法,等安定下来之后,我还是东家。
同样的话,可口可乐原总裁也说过,哪怕所有的可口可乐工厂都被烧了,他也可以再建立一个可口可乐。
清明节假期的时候,回老家见到大表哥,他跟我说大侄子毕业三四年,工作一直不顺,准备给他投资20万在县城开一家奶茶店,类似米雪冰城,我说这方面如果咱们没有成功经验,那么可能至少要准备100万给他作为试错成本。
普通人无法跨越阶层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没有成功经验的指导,认知不够。
越是深处底层的人,脑子里积累的越是错误的观念和不正确的经验,父辈无法提供有效的指导,而自身又不懂得向上社交,结交牛人高人,
凭借错误的观念,只能让自己困守底层。
我之前在文章《永远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句话有毛病》中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认知的提升,跟学知识刚好相反,需要不断地做减法,逐渐删除掉底层人的错误观念。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哪些原生观念需要剔除?
更换你的社交圈层,多去结交牛人,去近距离观看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找到自己身边比自己优秀的10个人,然后向他们请教,去学习,去付费。
刘润老师刚从微软辞职,准备自己创业的时候,向哈佛商业评论出版人曹阳请教,对方给了他5条建议,他坚持了11年,用刘润的话说,这5条建议,奠定了他公司的战略方向,直到今天。
牛人一次点拨,胜过十年苦思。
我之前提到过一个师妹,她的学习模式特别有借鉴意义,在大学时,每个月至少请一位她认为做出过成果、优秀的学姐学长吃饭,她说这是她父亲给她设立的社交基金,要求她必须花掉。
那时候,她向我请教的是如何组织迎新晚会,高规格的招待,我自然是倾囊相授。
大部分底层人,喜欢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因为身处底层,经常做体力,跟物打交道,导致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不善言辞,不懂得与外人进行资源交换,没有意识去结交牛人,或者不敢向上社交。
一个人的收入是他身边五个人的平均值。
不懂社交,也没有意识,自然会被底层圈层牵引,周围的环境自然越来越差,进而加剧他对人际关系的恐慌,开始习惯性逃避跟陌生人交往,更不会主动向牛人请教。
家族里父辈没有指导,没有人脉资源积累,个人不主动提升认知、更换社交圈层,下一代又要从零开始,代代循环。
凭借个人的认知和经验去闯,机会成本很大。
一件事情,你都没有见过,或者你都没有见到身边有人做成过,你觉得你有多大概率做成功?
张亮麻辣烫是跟他的姐夫杨国福麻辣烫那里学来的;
沈文君十四岁在工厂打工,后来是看到有朋友淘宝赚钱了,他才开始去做淘宝,再后来跟朋友做唯品会,现在做抖音也是因为身边朋友做成了,他见到了,看清楚了……
在职场,怎么向上社交,提升认知,可以回看文章《没背景没资源,普通人想要升职加薪必须掌握的秘诀》。
第三,执行力不够
很多人都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
一个字就是懒。
成事的路径、成事的方法,学得再多,不去执行,不去尝试,总是刚做两下,没有得到反馈,没有达到预期,就轻易放弃,挖了很多坑,开了很多灶,没有一个烧到100度。
我在《一个人是怎么变强的》文中提到,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热水只烧70度,你说努力也努力了,柴火花了不少,但是水就是没有开。
再牛逼的贵人,再多的家底和背景,也不能保障你一定能成功,它们都是0,而执行力才是那个关键的1,没有这个1,再多的0也无济于事。
你必须用坚韧的执行力去对抗人生的不确定性,坚持正确的事情,高频、长期、重复,才能为好运的到来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