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商学||第二十二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 |
林家乐生命学/商学
|| 第二十二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
来源:世纪大采风
前言:第二十二届世纪大采风年度盛典于2022年8月18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领域的风采人物就所属领域的心得体会和创业历程依次发表感言,互动交流。世纪大采风活动创立于2000年,始终立足于采集真善美,推广正能量,经过22年的延续发展,陆续向社会宣传推出众多各行业的优秀人物和标杆人物,赢得各级领导、相关单位、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了解更多……
第二十二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
简介:林少川,中国文化学者,华侨大学教授,泉州学研究所原所长,海丝妈祖文化研究所所长,第八、九、十届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第四、五批“泉州市优秀拔尖人才”,“中国新闻奖”获奖者,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名誉馆长,“南侨机工文史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主编。
正文:林少川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自小生活在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恢复高考之后考入厦大历史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华侨大学任教。“我虽然教的是《华侨史》,但对南侨机工这段历史所知甚少。”林少川说,1985年8月15日正值抗战胜利40周年纪念日,一位名叫蔡汉良的南侨机工老人手持一包抗战史料、纪念章及奖状证件来到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讲述了他自1939年响应陈嘉庚先生号召,告别南洋加入南侨机工回国参战的故事。
林少川听了感到“震撼”两个字!他将此事写成《记滇缅公路南侨机工蔡汉良》一文,经母校厦大陈毅明教授推荐,引起陈嘉庚先生之侄、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陈共存的重视。陈共存便请他寻访在世南侨机工,将这段历史重现在世人面前。1987年9月起,林少川只身沿着滇缅公路考察南侨机工史迹,深入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8省64个市县采访调查。
模糊的南侨机工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当时这些海外赤子,是放弃海外待遇优厚的职业而回国抗战的,他们奋战在“抗战输血管”一一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军火物资。自1939年至1942年间,滇缅公路共抢运约50万吨军需物资,15000多辆汽车及其它无法统计的各类物资。3200多名南侨机工,其中有一千多人在抗战中牺牲,战后有一千多人回到南洋,一千多人留在中国。
1994年,林少川正式出版30万字、图文并茂的《陈嘉庚与南侨机工》。这段尘封多年的英勇悲壮历史,第一次全面展现在海内外中华儿女面前,带给人们巨大震撼。2015年又出版《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2020年又参加云南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林晓昌会长任总策划的团队,主编“南侨机工文史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第一卷:《南侨机工纪实录》与第二卷:《南侨机工图文录》)于今年(2022)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收集数万份历史图片、撰稿160多万字、汇编1300多页,让世人记住南侨机工热血报国这段历史。
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在海内外的共同努力下,南侨机工研究由“冷门”变成“热门”,南侨机工逐渐被社会所熟知。40年前,南侨机工曾被“遗忘”,连作为华侨大学华侨历史教师都不太了解南侨机工,而现在一提起南侨机工,则全国14亿人乃至世界大多数都知道这段历史了。“三千英雄卫家国,如今全球剩一人!”林少川表示:讲述南侨机工故事,再次让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走进公众的视野,“这是我作为华侨历史研究者最感欣慰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