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桂老师
(2014-03-27 14:45:18)
96、2005年12月6日,王某因涉嫌盗窃而被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2006年2月被区检察院批准逮捕,2007年5月6日区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3年,王某不服提出上诉,2009年7月2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交付执行。2010年5月3日,法院经再审认为王某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因此撤销原判,改判其无罪。王某申请国家赔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对于王某的赔偿请求,国家不予赔偿
B.国家应当对王某2005年12月6日至2009年7月2日的羁押承担赔偿责任
C.国家应当对王某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5月3日的羁押承担赔偿责任
D.二审法院和一审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考点:司法赔偿范围
解析:按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判决前的羁押国家不予赔偿,因此自2005年12月6日至2009年7月2日的羁押,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B错误;判决后的羁押,国家只赔偿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缓刑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5月3日间,因王某并未受到实质羁押,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C错误;由此,对于王某国家不予赔偿,A正确;此外,再审改判无罪的,即便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也是由作出原审生效判决的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D错误。
97、老陈和小陈在路边卖西瓜,遇到一伙人寻衅滋事,小陈急忙到城关派出所报案。时值中午,值班民警以不能离开为由推脱,未采取任何措施,致使老陈被打伤。老陈和小陈申请行政复议,并请求损害的国家赔偿。复议机关应作何种复议决定?( AB )
A.行政赔偿决定
B.确认派出所行为违法决定
C.责令被申请人履行职责决定
D.维持决定
考点:行政复议决定
解析: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案件,法院经审理查明已经不存在履行的可能的,应当判决确认不作为违法,并同时判决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故AB选项正确,当选。
98、下列哪些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 ABD )
A.杨某与韩某发生斗殴,公安机关对杨某处以7日拘留,杨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韩某可以作为第三人
B.张某对市公安局和市工商局的联合执法行为不服,以市公安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法院通知张某追加市工商局为被告,张某拒绝,则市工商局可以作为第三人
C.李某承租万某的房屋,后房屋被土地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万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则李某可以作为第三人
D.甲乙之间因宅基地使用发生争议,由乡政府作出处理,甲对处理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乙可以作为第三人
考点: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解析:关于A选项,杨某与韩某发生斗殴,公安机关对杨某处以7日拘留,杨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韩某作为受害人,与行政处罚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所以,韩某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故A选项正确。关于B选项,依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23条规定,“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可见,法院通知张某追加市工商局为被告,张某拒绝,则市工商局可以作为第三人。故B选项正确,当选。关于C选项,李某承租万某的房屋,二人之间存在租赁关系。土地管理部门强制拆除房屋,相对人是万某,万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而李某不是房屋所有权人,与强制拆除行为之间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不可以作为第三人。故C选项错误,不当选。关于D选项,甲乙之间因宅基地使用发生争议,由乡政府作出处理,甲对处理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乙是该处理决定的行政相对人,存在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其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故D选项正确,当选。
99、胡某未经批准在门前耕地建起一栋小楼,并将该房卖给吕某。县土地管理局以胡某非法买卖土地为由,对其作出没收地上建筑及罚款的处罚决定。胡某不服,起诉至法院。诉讼期间,县土地管理局将原来的处罚变更为没收地上建筑,取消了罚款处罚,并动员胡某撤诉。胡某拒不撤诉,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D )
A.中止诉讼
B.审理变更后的处罚决定
C.驳回原告起诉
D.审理原处罚决定
考点:被告改变原行为
解析:依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50条规定,“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原告或者第三人对改变后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就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当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参照上述规定处理。”本案中,诉讼期间,县土地管理局将原来的处罚变更为没收地上建筑,取消了罚款处罚,并动员胡某撤诉。胡某拒不撤诉,表明胡某对原行为不服,所以,法院应当审理原处罚决定。故D选项正确,当选。
100、下列哪些情形,违背了《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AD )
A.某县卫生局对范某开的副食品商店检查时,发现柜台下有10多瓶超过保质期的饮料,于是罚款20元,责令范某在2日内销毁变质饮料。第二天,卫生局又会同工商局人员再次来到食品店,对变质饮料罚款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