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2017-04-28 09:24:26)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研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1月12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制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计划,确立基本框架。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2、中期实施阶段; 3、后期总结阶段。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1月16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制定和完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进一步研究课题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二、确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1月19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再次制定和完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鉴定和解读。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四)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2月6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加强学习,收集资料信息,科学有效的开展研究工作。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阅读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 二、广泛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文献资料、信息,通过对比、分析,最大限度地开拓思维。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五)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3月4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晨读指导细化要求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字、词、句、段、篇是构成文章的要素。课题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字词的发音、句子的读法、篇目的感情基调总结了晨读指导的一些具体要求。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六)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3月7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课题研究过程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1月) 制订研究方案,修改、完善方案,积极、稳妥地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二、中期实施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 启动课题研究,制订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实施过程中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在基本保持大计划不变的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及时修正局部研究方法、方式和方向,一切以有利于研究工作为依据,做到不拘一格,服从大局。同时定期撰写研究小结或论文,形成初步研究结论。 三、后期总结阶段:(2015年6月) 以课题研究目标为依据,对课题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题报告。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七)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3月10日-20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调查问卷活动及分析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开展学生调查问卷 二、收集整理调查问卷 三、开展调查问卷分析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八)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3月10日-20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完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影响晨读课有效性的问题 一是朗读内容基本都是课本上的朗读背诵课文,这样对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与阅读习惯及其不利,认识不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 二是读书目标不明确,学生不知道通过今天的早 读课达到什么目标,知识取向性不明确影响读书的质量; 三是读书形式平常都是以自由朗读、带读和齐读为主,学生兴趣不大,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学生怀着"滥竽充数"的心理,使朗读流于形式; 四是老师的激励性、激趣性语言影响学生的读书心理。课题研究中期计划:根据学生知识基础,通过集体研讨确定晨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形式等,对学生进行晨读实践性指导。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明确晨读教学内容及目标,提高晨读效率。晨读课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课外知识延伸的重要阵地,我一般是在前一天放学时布置第二天晨读的内容及要求,晨读的时候在黑板上再写出本次晨读内容及要求,使全体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开发有特色的晨读课堂模式,拓展学生视野(或课外知识)。晨读课堂形式不像课堂教学那样严格,但它能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提高朗读水平。 1.教师示范朗读或领读。 2.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通过老师导读、学生竞读、听读、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也可以采取同桌演读背诵,或者小组竞争自由朗读,极大地调动学生晨读的积极性,互相带动,互相监督。 3、同桌互读互背:这主要用于复习旧知和背诵课文或优美片段的检查。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小面积地最清晰地了解到学生个体掌握情况。 4、在拓展性的朗读中,主要采用自由自在朗读法,即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或起立或坐着,或摇头晃脑等,大声读出来。 5.情景再现:对课文中有故事情节的精彩片段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孩子担任角色,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情感等,从而提高朗读水平。 三、课题研究中期成果 (一)学生很明确每次晨读课的内容及要求,晨读的自觉性越来越高。 (二)晨读课堂模式基本构建,孩子们对课前十分钟兴趣十足,知识拓展成效显著。 (三)在我们不断的鼓励和指导下,我们班的孩子们朗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通过这段时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很多孩子已经不再认为早读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已经慢慢开始喜欢晨读了。 四、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一)缺乏优秀的诵读教材。除了孩子们搜集的一些资料外,我觉得学校也应该定制一些该方面的优秀教材,使阅读更深入人心。 (二)诵读方面的反馈策略欠缺。怎样的检查和指导能更详细的得知孩子们在晨读中是否真有所收获,从而改善教学策略。 (三)在课堂构建模式上,我觉得时间分配还不是很合理,到底拓展该占多大比例,影不影响朗读?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晨读教学中进一步探索、改善和创新。我想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一定能够在此课题的研究开发上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九)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5月12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反思课题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1、围绕本课题进行了理论学习。 2、围绕课题,从设计教案、备课上课、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等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3、课题研究取得主要成果 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晨读能力,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读方法 1、明确晨读目标。晨读内容要明确,这使提高晨读课效率的前提。如课文的预习、复习,初中必背古诗文。教师应当在晨读课开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晨读课读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晨读内容要定量,这是提高晨读课效率的保障。教师对于晨读课的任务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2、加强阅读训练与指导。以领读求规范,学生的晨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生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文章,晨读课上教师就要领读,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晨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3、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晨读,集体背诵,小组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晨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表情晨读、大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活跃晨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目标反馈。检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学困生晨读词、段、篇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复述或背诵课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产生“南郭先生”式的投机取巧心理,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 (二)晨读形式 1. 齐读。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 散读。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晨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 3. 其他读书方式。(1)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读,使学生在晨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2)诗情画意地配乐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十)
课题编号 |
125YWX-2357 |
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研究 |
|
时间 |
2014年6月8日 |
地点 |
办公室 |
|
参加人 |
姚丽敏 |
|||
活动 主题 |
课题结题相关资料汇总计划 |
记录人 |
姚丽敏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课题成果的呈现方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3、课题研究心得。 4、研究课例、研究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