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经验交流之狠抓落实提高优秀率及格率
(2014-02-27 04:03:56)
标签:
教育 |
感谢赵老师组织本次交流活动,让我们有一个共同交流、取长补短的机会。下面我谈一下小站实验中学2014届初三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是与老师们的一次探讨和交流吧。我交流的主题是“狠抓落实提高优秀率及格率”,我谈三方面:
一、
在我们班级里,存在很多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我说一说,您看是否和您的班有相似之处。例如:1、上课时,部分学生总走神、小动作多、爱说话、课间不去找老师。2、没有养成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3、记忆能力极差,像鱼一样,7秒钟之后就忘记了。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5、上课时总有学生忘带教材、卷子;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以上是我们总遇到的情况。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入手。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细节,是一个人由于多次练习或重复,使某一行为方式成为不需经过努力就自然出现的行为。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面对中考,前两个月时间,我们应该为学生树立那些习惯呢?
1、培养学生保持上课姿势的习惯。
2、培养学生背的习惯。
可以说,这一习惯对于学语文来说非常实用。我们老师都有这种感受,你今天让学生回家背的内容,第二天,检查时还会有大部分学生没有背,不是学生不想背啊,他真是没时间,所以,我们不如把背的任务分散到上学时间中去,或者课上背。
3、培养小组长监督学习的习惯。
语文老师要想过得轻松一些,必须培养几名得利的助手,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形式。语文教师只需管理好一个人,就是课代表,课代表管理好组长,组长管理好组员,课代表不用学习有多好,忠诚就行。剩下的就是让课代表每天向老师汇报各组内容完成情况,以及谁没有完成任务,作出相应的处罚。现在不准体罚,所以我学魏书生,写600字的说明书和600字的保证书。这样,即对学生做出了处罚,又锻炼了学生写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作业不要太多,但注重质量,特别是注意书写,这是练字的好机会,我们不可能拿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练字,所以,要抓好作业质量,不行的就重写,学生如果不愿意写,攻心为上。我的语文作业一般在每天早自习之后就留下去了。在我的课堂上,只要你完成了课堂任务你就可以写作业了,有一半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完成作业。
5、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就不讲了。我这几轮初三的最大体会就是,不论任何时候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给他自尊。否则,你就会把学生推到厌学的一边。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学生字写得像蒙古文,我就天天中午找他们练15分钟的字,练字的内容就是中考课内古诗文,有的学生不愿意练了,我会对他说:“小伙子,你这几天进步可太快了,老师非得把你培养成人才不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而兴趣就是前提。
二、围绕中考谈如何抓学生:
1、基础知识:
字词:每一册每一篇课文都有一批需要积累掌握的字词。不止是课文后所附的那少量的几个,而是根据各篇课文的实际,我们另外规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开学伊始就把全册需积累掌握的字词汇总打印给学生,人手一张,要求逐个落实音、形、义、用这四个方面,就是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然后按教学进度,要求学生逐课进行字词抄写、注音、整理词语解释,做造句或组词成段训练。然后是按课或按单元进行听写等各种小测,狠抓落实。我们的要求是满分100,90分及格,不及格者须补考,直至及格为止。有错者须立即订正,每个写三遍。有人说,中考有关字词的考查才两三分,这样做值得吗?我想,我们教语文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字词的掌握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我想这个力气是花得“物有所值”的。再说就是仅仅从中考来看,学生字词过关了,能够不写或少写错别字,那么他得到的何止是前面语基部分的那几分字词题考分,整张卷子的阅读与写作,平均每生少写三五个错别字,那么整个班级的平均分不就能提高几分了吗?因此学语文掌握字词非常重要,它就像学英语背默单词一样。所以,即使中考语基部分不考字词的话,我们也要坚守字词教学这一块阵地,绝不能丢弃。在我这里,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设一个字词作业本,每写一课都交来我亲自批改,哪个字词写错了,或是字音注错了,被我圈起来,本子发下去后就要订正,即重写三遍(字错了连音也写,音错了连字也写),写完再交来检查批改;再次写错的,就要翻倍罚,直至写正确为止。
标点、病句
利用好手中的资料,教师先总结,然后作为专题讲。要善于总结归纳。对于基础差的班级少讲语法,多讲形式,例如:能否扎实掌握基础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讲解这个病句的时候,如果学生不懂语法,
那么告诉他们如果出现能不能、可不可以、是否、能否、是不是的时候,前后对应,或者去掉。
古诗鉴赏、默写
课文规定的背诵篇段,不管是现代文或是古诗文,都是一些最经典、最优秀的文字。学生在青少年阶段能把这样的一些东西真正背起来,那是一辈子都受用无穷的。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篇课文都得背诵,而且要找她背。我当时是真的下功夫去背的,每一课都要背得满分100分为止。至今二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当时背过的很多课文。所以每个背诵篇段,每个学生都要来找我背。大家都在规定的时间背完了,就进行默写训练。不能在规定时间背完的同学就要利用课外时间来补。默写过关了(没有错字、漏字、添字、改字)才算真正的过关;如果仅仅会背,默写起来错字连篇,那是不算数的。默写不过关的同学就要重默,错处在允许范围内(如一首律诗允许错一两个字),就要求学生对错处进行订正,即有错别字的句子,要整句写三遍。这样一来,学生对初中阶段应积累的现代文和文言诗文的优秀篇段就能较好的落实,中考时的积累填空题也绝大部分能得高分。古诗文背诵每周抽查一次,每次可以抽测五首。
2课内阅读: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
现代文以专题的形式讲解,用好对比阅读的方法。总结出议论文有几篇、说明文有几篇,例如:在复习说明文时,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看云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几篇重点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集中讲解每篇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特点以及中心思想,文言文可以分为写景、写人、叙事等主题。例如:《三峡》、《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以写景为主,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明显差异。
3、课外阅读:现代文、文言文
课外现代文讲解重点放在答题技巧上,精讲精练。分析10、11、12年课外阅读,总结题型,训练技巧,例如:概括内容、句子品析、写作技巧、探究主旨等,可以从修辞、表达、品词、结构等方面回答,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意识。课外现代文让学生能读懂是关键,我的做法是归纳中考热点为主,具体内容,我会以课堂实践的形式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课外文言文适当练,注重结合语文书下注解翻译单字、句子、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注重人物品质分析、以及对自己的启发等。
4、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
在综合性学习方面,选做有代表性的题型。如,总结归纳、句子仿写、开场白等练习。名著导读方面,08《水浒传》09《朝花夕拾》10《名人传》11《朝花夕拾》12《名人传》13《水浒传》《傅雷家书》,考点在:对人物的评价、分析作者的情感、猜人物、艺术特点、推荐词等,按题型做题,如果在还没有看完名著的情况下,课堂集中落实文章梗概,让学生掌握。
5、作文:书写、文采、形式、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获得高分首先要重视作文的书写,只有书写工整了,才有获得高分的机会。其次是文采、形式,最后就是重视真情实感。至于作文课,我想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讲法。我谈一谈我的一个做法就是将阅读、仿写和写作相结合,这也是我的一个区级课题,具体做法是在做课外阅读的时候不仅仅完成课外阅读题,对于写作技巧比较典型的文章,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这种形式进行仿写,不是仿写句子,而是仿写全篇,例如:一篇文章的结构、修辞、写作手法等,部分经典语句可以借鉴,千万不能忽视作文训练,这是提高平均分和优秀率的关键。
三、
经过这几年带初三,我的一个感悟是,一定要做一名智慧型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总结、反思。在进行中考复习时,要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点的进行复习,始终以中考的考点、热点作为复习方向,狠抓教学任务落实,每个班抓10个人,优秀生5人,后进生5人,从基础的37分抓起,从50分的作文抓起。能够分层教学,一节课中将后5名学生和其他学生的任务分开,例如:大部分学生注重课外阅读的能力,后五名的学生注重基础,并且反复练习基础。谁能持之以恒,谁能落实到位,谁的两率一分就没问题。在备课方面,要发扬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效果明显。尤其是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备课量相当大,集体备课的优势更加明显。如果一个老师单枪匹马地干很有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也不一定好。我们将复习内容提前分工,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准备。这样通过集体备课,老师明确了近期和远期的任务,也减轻了备课压力,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语文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实施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计复习方式,做到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