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反思
安康市二中 徐卫东
多用电表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学测量仪器,掌握多用电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实验的实验目的是1、进一步熟悉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功能。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并会读数相应示数,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3、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并会判断二极管的极性。
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的各个环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课堂中来,课堂上有激烈的争论,有积极地思考,有高效的展示,有小组间的合作与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的及时点拨与强调,更高效的提高了课堂效果。
首先让学生回顾多用电表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问题,在课堂中对前置作业中的问题逐一进行检查和巩固,首先进行测小灯泡电压的实验,在实验前,让学生检查实验仪器,以及使用多用表前要做的检查工作,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对于一些注意事项通过让学生思考、展示等途径进行了强调,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测量小灯泡电压的实验,并会读数。在实验过程中,我在各个小组间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实验完毕,然后通过比较各小组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然后,让学生阅读测量电阻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对注意事项进行了探究,对于每一项注意事项,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对实验造成的影响,然后介绍了二极管的性质和特点并通过学生的思考与展示,强化了学生对二极管性质的了解,最后让学生做分组实验,测量两个定值电阻和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最后进行例题分析和巩固练习,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成功之出:
1、从教学设计方面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方面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线索紧密地练习在一起,设置很多梯度很小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学生在教师问题引导下相互协作、相互探究,和老师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了预期目的。
2、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探究课题的层层递进,体现逻辑推理的力量,使学生有深度思维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组织,力争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的进步和发展。
3、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对学生在讨论中的独到见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一方面学习经验得到交流,另一方面使学生渴望被人理解的愿望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情感教育目标实现的体现。
4、教学方法方面,采取学生之间进行探索、讨论交流,让他们己悟比按常规方法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遇到思考、如何发现问题和如何表达的问题,自己发现自己总结综合应用中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是很好的锻炼,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思维较活跃,但是发言的积极程度不够。甚至有的学生不思考随意发言,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简练,需要再锻炼。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不动手,运算能力差,导致分析点评用的时间较长,影响了后边的教学进度。
2、因教学时间关系,本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使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复习相关知识内容,再按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会更容易思考到相关的设计意图,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广阔性。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目的,更贴近新课标的要求。
启示:在平常教育教学中,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使自己具有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将每节课按高标准要求,不断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教学设计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通过准备和讲这节课,使我本人对教学有了更多地思考,愈教愈困,真是学无止境。在以后的教学中,每节课我都会准备得更加充分,精益求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