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基因人露露和娜娜的父亲回信了:双胞胎孩子是这样来到人间的

(2018-11-27 16:56:17)
标签:

健康

分类: 生活常识

基因人露露和娜娜的父亲回信了:双胞胎孩子是这样来到人间的

两个叫露露和娜娜的基因双胞,已经在11月出生了。

执行这项基因编辑试验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名字也迅速蹿红,被推向风口浪尖——不过,圈内人士对他大多持批判态度,其中流传较广的指责是:“这不是创新,这是用全体中国科学家的美誉度,去换你团队的知名度”。 “这是一大丑闻。相关科学家足以被钉在科学史的耻辱柱上。” “此人应该从学术界清除出去”。 “如果新闻不实,这也是一大丑闻。”

贺建奎团队冒天下之大不韪,违反科技部与原卫生部2003年颁发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未经相应的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即在人类胚胎上做基因编辑实验,是得到如此多负面指摘的根本因素。

对此,笔者第一时间联系到当事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的媒介团队,并获得一份尚未完全上传的、贺建奎本人录制的英文视频(部分视频已上传)。视频中,贺建奎讲述了这一临床试验的来龙去脉,并针对公众质疑,给出了他最新回应。

http://p1.ifengimg.com/2018_48/593E94A6A860117FCF62E94F5BC8C0319CB6B791_w1080_h720.jpg

以下为贺建奎的回应——

http://p0.ifengimg.com/2018_48/B00B1228B732009FE568BF7EFFC346F966792550_w746_h1206.jpg

http://p0.ifengimg.com/2018_48/16DB1A923FDB6B5EA4BF7F13E7804D3DD1BEC36B_w745_h1204.jpg

http://p1.ifengimg.com/2018_48/CE71C1E2BE5D7D457ACB8F772635F0F19E32EA64_w743_h1195.jpg

http://p2.ifengimg.com/2018_48/D43B0D932E6A71A7004F0A76FDCFDF9378C86DD1_w749_h1106.jpg

 选择基因手术因其“安全”且“有医疗价值”

您可能好奇我们为什么使用基因手术,去预防HIV,而不是去研究致命疾病?两个原因,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在真实世界有医疗价值。

作为一名科学家和两个女孩的父亲,安全性是我所有问题里面关注的第一要点。我们选择被了解最充分的基因之一——CCR5。

实际上,有一亿人天然就拥有一种使CCR5基因失效的遗传变异保护他们抵御HIV。这些人非常健康。我们的手术,在天然变异的起始点准确切断DNA

数十年来,许多临床研究用药物模仿天然变异,这包括美国第一例基因手术临床试验,试验被证明是安全的。

同时,抵御艾滋的基因手术需要尽可能简单,简单到仅仅敲除几个DNA序列

虽然修复一个破碎的基因,去治疗更多像家族性癌症或肌营养不良的疾病是有益的,但实现起来更复杂。目前,美国的研究表明尚未有这种修复能在胚胎层面取得良好效果

其次,我们最终选取HIV作为首个治疗对象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医学价值。艾滋病仍然是一种致命的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仍然亟需医学突破。

去年,有一百万人死于艾滋病,新发感染数量依然三倍于联合国2020年抗艾目标。没有疫苗或治愈方案,终生如一日的服药会带来健康风险。在许多国家,歧视更加深了病毒感染的破坏性。雇主可能在员工感染HIV后解雇他们,医生拒绝治疗。CCR5基因手术,虽然不适用于一般公众,但可能对一些受影响或非常高风险的家庭有价值——保护他们的孩子免受相同的命运。

201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认为,这种类似于疫苗的疾病预防是符合伦理的基因手术应用。

“坚信伦理将站在我们这边”

把孩子叫做“定制宝宝”是错误的,这对有遗传疾病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诋毁,这是在试图制造恐惧和厌恶的情绪。

孩子并非被设计,而这也不是父母的意愿。这些父母携带着致命的遗传疾病——而这通常是两万个基因中的一个微小错误导致的。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父母去保护他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

关于如何帮助这些家庭,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坚信历史(伦理)终将站在我们这边(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

一如七十年代的露易丝·布朗(首例试管婴儿,编者注),同样的恐惧和指责将再次出现。既然,现已公认辅助生殖技术对家庭有益,那么基因手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也将会是合情合理的。

况且, 无论是胎儿还是成人的基因编辑,都不会减少父母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与责任,无论孩子是疾病或健康。

我们拒绝基因增强,性别选择或是改变皮肤和眼睛的颜色,因为这并不能算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我们草拟了胚胎基因手术的五个基本准则(分别为:悲悯之心、有所为更有所不为、探索你自由、生活需要奋斗、促进普惠的健康权,对应的英文为: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Only for seriousdisease, never vanity/ 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Genes do not define you/ Everyone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编者注),并诚挚的邀请您评论这些准则,去确保这些技术将会被用来做有益的事情。

请您在听到指责声音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许多沉默的家庭,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孩子饱受遗传疾病的痛苦。没理由让他们继续承受苦难。他们可能不是伦理中心的负责人,没办法让纽约时报去援引他们的话,但是,他们人虽微,言不轻。因为,他们命悬一线。

备注说明:

这里将贺建奎的回应贴出来,不是为谁去辩解,只为让大家看到更为完整的事件。此处是非,自有公断。

截止发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