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随笔(一)

(2019-04-16 14:35:45)

教学随笔(一)

《理论性极强的化学课──教学设计与优化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对本次县级小课题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开展,我们课题组分别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能与电能》和《共价键》这些理论性很强的同一类型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优化的全过程研究与实践。从实践中我们发现构建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实现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注重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是我们化学教学中的必由之路。现对本类型课程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做以简单的小结。

(一)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先进教学理念这些课的内容都是理论性太强且抽象,学生难于接受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无论是在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还是创设问题情境,都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使他们快速进入问题的情景及本质,进而全面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另外,我们教师若能在目标设计、内容优化及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各个方面与新课程背景下先进教学理念相融会,则还可以使课堂得以顺利、高效地开展和实施。

(二)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我们研究这些理论性极强的教学内容时都先要分析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特征,特别是带有实验的课,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特别是要利用好实验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一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编写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之前得先确定好本节课是做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教师演示实验,并在课前要不断反思、讨论、修改,得出初稿,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价值与作用。

(三)灵活处理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由于本类型课程抽象难懂,故学生在学习时疑虑也可能较多。通过几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低估,教学中确实会产生许多教师预想不到、随机生成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注意灵活解释处理这些问题。学生若能在课堂中彻底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学习的重难点有了更好地把握,这样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写完教学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编制好导学案后就是开展听评教学课实践活动。当主备课人上完一节课后,自己及听课者若发现问题,下课后我们几人便坐在一起讨论,拿出修改方案,随后再在教学中不断修改、反复实践,才能得到完美教学方案。得到完美教学方案,本节课还未全面完成,最后我们还要撰写教学反思,写完教学反思此节课才能得以结束。现在去回想从初稿到最后真正形成的教学方案真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改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个人的教学水平要快速得以提升的最佳途径就是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磨课和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