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历史的两本书

(2022-04-11 14:21:48)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分类: 学习园地
读书记录
关于“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历史的两本书

最近两月读了二本书,一本是陈世松先生的专著《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主要内容包括原乡篇、迁移篇、创业篇和移民社会等四个部分。作者陈世松,现任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另一本书是由陈世松署名,几位学者联合编写的 《大移民: “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读了这两本书,使我对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在人们口头中长期传说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移民迁徙历史有了比较全面和比较深入的了解。

作者把"湖广填四川"作为一个独立的移民迁徙历史来研究,从社会生活史的视角出发,从微观细节人手,对移民迁徙中的下层社会和平民主体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同时大量运用文献资料(县志、族谱等)并结合田野调查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得出了对"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的正确结论。

阅读完这两本书,使我大致了解了这一段移民迁徙史的全过程,以及产生这一段历史现象的社会政治经济深层次原因,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民间故事令人唏嘘感叹。

"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含义不仅仅是指湖广的流民迁移到四川,而且还包括大量的福建、江西、云贵、甘陕等地向四川移民的意思。这里面还有一种说法叫做: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早期的填川移民确实可以随意“插占”土地,"用树枝插起"作为"占有者的标记",或竖石碑为记,形同圈地运动。在当时一个幅员上百里的普通县,人口只有300多人,地多人少的现实,也为这种随意"插占"行为成为可能。

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明末清初,它早在元末明初就已经形成了规模。张献忠屠杀川民致使人口减少这只是"湖广填四川"的一个原因。从元初至明初长达百年的连绵不断的战乱(包括杀戮)使大量川民逃离,这是产生"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福建、江西等地的自然环境日益变坏,生活质量逐年下降,急需开拓新的恳地来解决人口剧增造成的生存问题。这两个重要原因,一个针对人口输入地,另一个则是针对人口输出地,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湖广填四川主要是民间的自愿行为。
也出现过“奉旨填川”的,民间也有“捆绑而来”的传说,这些仅发生在清初,且持续的时间很短暂。

现在,"湖广填四川"这段移民迁徙历史已经消失了,但她仍然活在民间的平民生活史和生命史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