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嘉州凌云山》
(2022-04-10 14:25:53)
标签:
文化诗词情感 |
分类: 兰馨诗苑 |
《登嘉州凌云山》
今天,大学同学兰文富、张錞夫妇从宁波到乐山来,我们陪他们俩去爬凌云山和参观乐山大佛。我真没想到居然还能陪老同学登上凌云山!是不是一年来的腰腿病治愈了?今天心情大好!为此,作《登嘉州凌云山》诗以记之。
《登嘉州凌云山》
坐拥山水好
形胜嘉州地
大佛伟男子
迎向潮头立
故人千里至
结伴登山寺
摩肩复接踵
往来人如织
行动迟而缓
坡道陡且直
步履实维艰
心盛力不支
林深古刹寂
荫浓曲径幽
回风吹虎穴
片雨当龙湫
抬望峨眉头
俯看三江流
北通平羌路
南面接乌尤
江村烟景阔
欲返意未休
愿割区中缘
载酒凌云游
【注】
乐山古称嘉州。
“迎向潮头立”的“立“不是指站立,而是坐立的意思,因为乐山大佛是弥勒坐佛。已故成都诗人戈壁舟有形容乐山大佛的诗《乐山大佛岩》:“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这首诗中的“挺立”,也应是坐立的意思。
“山寺”指凌云山和凌云寺。
借用了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中“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两句诗。现在登山路旁建有“虎穴”和“龙湫”二处应景。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时称岑嘉州。
“峨眉头”,即峨眉山顶,在凌云山上天晴可以远眺。有诗为证:“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三江”指汇于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沫水(大渡河)和青衣江。
“平羌路”即平羌江水路,是嘉州平羌三峡一带的岷江河段,也是古代成都经嘉州出川的必经水路,位于嘉州城北15公里处。陆游《离嘉州宿平羌》有“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入梦魂”的诗句。陆游,南宋爱国诗人,曾任嘉州知州。
“乌尤”即乌尤山,嘉州著名的风景区,位于凌云山之南。乌尤山、乌尤寺与凌云山、凌云寺齐名。凌云山和乌尤山原本相连,汉李冰父子将其截断疏通水路,以避“沫水(今大渡河)之害”。
“江村”,与凌云山隔岷江相望的江边片片村落。
“区中”,指人世间,宇内。唐·王昌龄《裴六书堂》诗:“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区中缘”,尘缘,尘世中的俗情。唐·李白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馆》诗:“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宋·沈辽
《题径山》诗之一:“平生自得物外趣,尔来更簿区中缘。”
出自苏轼《送张嘉州》:“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张嘉州即张伯温。宋元佑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太守,当得知同僚张伯温将赴自己家乡出任嘉州太守时,特以此诗相赠。郭沫若《夜泊嘉州》的诗:“借此扁舟宜载酒,明朝当作凌云游。”表现了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郭沫若
《我的学生时代》一文中写道:“在那澄清的空气中令人有追步苏东坡之感。”
前一篇:平山支前民谣
后一篇:【九阳真经】经文(三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