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临真迹的高清美图②、辉煌大唐·北京故宫《步辇图》欣赏


标签:
名画步辇图北京故宫大唐高清 |
分类: 书画欣赏 |
■编者按:本文全部图片——都拥有极高分辨率。建议点击图片-查看原图,方能感受直面真迹般震撼之美。
http://s12/mw690/c39920begx6BDJ0iaTxab&690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此画曾多次入选大、中、小学各级美术课本——唐代阎立本《步辇图》,绢本设色,纵38.5cm,横12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级文物。画作描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西藏)使臣禄东赞,接受吐蕃赞普(西藏王)松赞干布的求婚请求,允嫁文成公主的场景。
http://s11/mw690/c39920begx6BDGYLzbs9a&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步辇图》画心全貌,与后面的章伯益篆书和历代收藏者跋文。
《步辇图》是一幅历史画,它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http://s11/mw690/c39920begx6BDK7tMhA0a&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步辇图》画心局部,唐太宗端坐于宫女们所抬的步辇之上,威严慈祥;宫女们围绕在天子身边,倍感荣耀。
http://s13/mw690/c39920begx6BDKfCdUo1c&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步辇图》画心局部,穿红袍的大唐礼官、吐蕃使臣禄东赞、穿白袍的译员(从右到左),各种神态,细节传神。
初唐大画家阎立本以此为题,绘制了这幅歌颂古代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作品。全画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线条纯熟,富有变化和表现力;设色浓重、鲜艳,是一幅出色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图中的李世民、禄东赞等人应当带有肖像画特征。
阎立本(生卒年不详),是唐朝(618-907年)初年的著名画家。他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内,父亲和兄长阎立德均是宫廷艺术家,擅长绘画和设计。在兄长去世后,便由阎立本接替继续在宫中供职。
http://s6/mw690/c39920begx6BDKtGmyNc5&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画面上的“步辇图”三字题款,绢丝清晰可见。
http://s15/mw690/c39920begx6BDKAKa3Y6e&690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画面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像局部。今天历史课本上的唐太宗画像,都是按照这幅画上的模样,再进行二次创作的。
http://s11/mw690/c39920begx6BDKSkBRwca&690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唐太宗李世民身边掌扇的宫女局部。
http://s11/mw690/c39920begx6BDKYOU9sda&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唐太宗李世民身边抬步辇的宫女局部。
http://s13/mw690/c39920begx6BDL4ShsM2c&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唐太宗李世民身后宫女所掌之扇局部。
《步辇图》从唐代流传至今,其传承脉络大致如下:
唐代
宋代
元代
其间:
明代
清代
现代
http://s4/mw690/c39920begx6BDN1KqJB33&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穿红袍、蓄着络腮胡须的大唐礼官,干练稳重。
http://s15/mw690/c39920begx6BDN9xKsS5e&690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吐蕃使臣禄东赞,拱手肃立、神态恭谨,面向大唐天子。
http://s2/mw690/c39920begx6BDNlX2Rb81&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穿白袍的译员,倍感责任重大,神态略显紧张。
http://s9/mw690/c39920begx6BDNsrmsg38&690(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可欣赏高精度画面)画心左侧的章伯益篆书落款,绢丝清晰。
1、唐太宗乘坐步辇途中随便召见外使,不合礼制。
2、步辇绘制粗陋,缺少零件,不合帝王规格。
3、舞女充当挽舆舆士,不合人情礼制,《历代帝王图》、《晋文公复国图》中相似场景均为男子充当舆士。
4、唐太宗接见禄东赞不穿朝服而穿便装,引见官与翻译官均未穿朝服,禄东赞所穿服饰不中不藏,值得怀疑。
5、篆书“太子洗马武都公李道志”与“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德裕”平齐后署“章伯益篆”,为了与米芾《画史》中提到的“李德裕题跋”记载相吻合,然“武都公李道志”无可考证。章友直(伯益)的篆书水平不会那么差。
6、步辇图上只有金章宗明昌七玺中的三玺,而且位置不合规制,且印文为伪仿。
7、米芾《画史》记载步辇图因梅雨潮湿两边脱开,画面磨得苏落。可知《步辇图》真迹为挂轴,而非手卷。故宫藏本没有苏落的痕迹,画面保存完好,不符合米芾记载,且不符合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