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快题设计步骤

(2013-04-14 22:34:10)
标签:

教育

分类: 东联优秀快题
    

建筑快题设计与一般性的建筑设计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两者在设计时的每个思考阶段都要有对环境、功能、形式等多要素的综合考虑,相互兼顾,同时两者的设计都要体现在在建筑造型设计、场地布局设计、功能空间设计等多种方面。不同点在于快题设计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析和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没有一般建筑设计任务时那么复杂多样,快题设计的快速性及针对性特点,就要求在快题设计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个非常清晰,而且非常具有功效性的思考方式和设计过程。

建筑快题设计一般分为六个部分:审题、方案构思与立意、场地设计、平面功能设计、空间优化调整、建筑造型。一个快题方案的生成,不仅仅是这六个部分逐步深入发展而来,而是需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它们相互兼顾、多方面考虑。

1、  审题

针对建筑快题的任务书,审题时应清楚了解以下六个方面的设计要求:

一、建筑规模:把握好总建筑面积、各功能块要求面积、灵活自由面积、基地绿化面积和基地可用面积。

二、项目性质:文化教育建筑?公共办公建筑?使用者的社会身份,对内还是对外的建筑,还要注意限定词,比如“五个班”的幼儿园,“县城”的图书馆,“居住区”会所,“公园”茶室。

三、功能要求:主要功能的数量与要求,如教室;特殊功能的数量与要求,如会堂、展厅等,自由功能要求。

四、规划要求:建筑退界,建筑入口位置,重点关注红线位置,建筑禁止压红线或超过红线。

五、环境要求:考虑周边环境有何特殊要求,对建筑体型有何限制,环境中有什么可利用的要素:坡地、公园、湖、基地保留树木等。

六、其他要求:例如周边有建筑,则要考虑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要求,地上的停车位数量要求,地下车库入口的特殊要求,建筑风格的特殊要求,建筑手法的特殊要求等等。

“快题设计任务书中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一个字”,审题是决定快题方案成败的最初源头。设计任务书一般是以文字和图形的方式给设计者提供了明确的设计目标及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有明面上的要求,例如对环境的功能要求,面积等技术性指标要求,对形式风格的要求等等,还有一种潜在的要求,例如对文脉肌理的要求、对空间特性的要求等等。

不管是任务书上明确提出的还是潜在隐含的要求,这些都是快题考试中的“考点”。对设计任务书的分析,就是一个确定“考点”的过程,接下来方案的构思,平面功能的布局,造型的处理等都是要围绕这些“考点”来考虑的。

2、  方案构思与立意

方案构思是在分析任务书,确定“考点”以后,通过形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提出合适的解决途径,得出求解方案的一个思考过程。对于构思立意,其出发点可以是多方向的。例如从空间出发,是要设计一个安静的庭院空间,或是一个热闹的外部交流空间;从结构出发,创造一个既具有功能稳定,又有形式美感的结构体系;从材料出发,使用传统的砖、木材,还是现代的高强度合成材料;从文脉出发,是一种文脉的延续还是一种古今的对话······

在构思立意的过程中,需要意识与动作的同一,边想边画草图,草图需要与基地图有相应的比例关系,不要出现建筑占地面积(一般公共建筑的建筑占地面积不宜超过30%)过大等规范上的问题,要计算面积与体量的关系,决定空间组合是水平布局还是垂直叠落。

3、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的各种特点都体现在建筑的总平面图上,针对性考查的是考生对建筑用地的整体处理能力,表现在图纸上就是“图底关系”,“图”是“建筑”,“底”是指“广场用地”与“绿化用地”,所以一个好的场地设计一定要处理好建筑与基地之间的有机结合。

建筑快题设计虽然具有快速性,但并不意味着场地设计的简单化,所以快题中的场地设计不仅仅是软质铺地与硬质铺地的大致区分而已。快题设计中,一个好的场地设计首先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道路交通系统,满足基地内车行与人行的分流以及建筑的消防要求,而且同时要表达出基地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系统的联系;其次要有软硬质铺地的划分,在人流聚集的地方需要较大面积的硬质广场,如主入口处,场地内设计水面是需充分考虑水面周边的环境布置;再者树木的栽种与景观小品的布置也是场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基地西北面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挡冬季的寒风以及西晒,在较好的景观面尽量减少树木,有利于视线的开敞,利用小品的布置形成外部空间的序列感。

4、  平面功能设计

   功能的设计主要包括功能分区的划分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功能的分区可以依据动静的原则、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原则以及功能性质相近的原则等来进行功能的捆绑与划分,例如在公共建筑中,依据各功能房间的使用性质划分为公共业务区、内部管理区与后勤服务区,这样就便于主体使用者聚在一起活动,形成互动和交流,同时方便管理。功能分区从三维空间角度可以分为竖向功能分区与水平向功能分区,快题设计中设计的房子绝大部分不可能是一层的,哪些功能房间应该在楼上,又有哪些功能房间应该放在一层,尽量将相同大小并且可以上下对应的功能垂直组合,分析各功能空间的开放程度,对内对外?这些是在竖向分区时所要考虑的,而且只有在配置好竖向的功能分区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同一标高面上的水平向功能分区,最终的功能分区是在这两种分区模式的相互调整的过程中逐渐敲定下来的。

功能分区应在分析基地的现状和周边环境的前提下,结合任务书的设计要求进行划分,应对整个基地设计进行全面考虑,合理设计,使得各个功能布局合理。一个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帮助设计者进一步理清设计思路,有利于接下来功能房间的布局、流线的安排以及建筑形体设计的深入。

   “交通流线系统是一个建筑空间的骨架”,首先,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与功能分区确定流线的分类,保证各种流线的相互独立性,例如,博物馆建筑按照其使用性质要求与功能分区分为参观流线、办公研究流线以及藏品流线这三种流线,那么在交通流线设计时要避免这三种流线的交叉混合。其次,门厅、过厅、走道、坡道、楼梯等都属于交通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分为水平交通,如门厅、过厅加走道;以及垂直交通,如楼梯、坡道。整体交通组织结构在保持顺畅通达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交通的聚散收放,合理安置交通节点。

5、  空间优化调整

建筑的空间设计对于一个建筑的品质而言至关重要,快题设计中建筑空间优化分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两个方面。对于水平方向的空间优化主要在于水平交通组织结构的巧妙处理,一种是对交通节点空间的优化处理,例如在放大过厅或者楼梯口的空间,加强其空间通透性,增加室内外空间的融合。还有一种是对序列空间的创造,可以相同空间的重复处理,增加空间序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例如在同一走道空间上重复设置庭院空间,或者一个交流开敞空间的重复布置。

垂直方向的空间优化主要是利用剖面来设计调整。对于室内空间,可以利用错层增加标高面,或者在通高空间里设置夹层空间来丰富空间层次增加空间趣味性。对于室外空间,可以利用不同标高面上的庭院设置,来加强空间在垂直方向的交流与融合。

6、  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并不能独立作为一个思考过程而存在,它与前面所述的几个思考过程应该是交互影响,相互促进调整的关系,平面或空间等约束造型的设计,建筑造型又反作用于平面或者空间。

建筑造型首先体现在对点、线、面、体基本几何形式的规律性组合。利用对单元体块的旋转、交叉、叠合、扭曲等处理,表现建筑形体三维空间的整体视觉特性——体量感的增加或减弱,垂直、水平或者倾斜的方位感等等。在建筑立面造型上较多利用点、线、面的构图技法,利用点的线化或面化来做立面开窗处理,表现秩序感、韵律感、聚集感或者运动感。线在立面上分为天际线、轮廓线、材料分划线、装饰线等等,可以透过线粗细、密度的变化强调主次感,通过曲线表现节奏的运动流向来展示节奏感,或者将线面化处理来丰富立面效果。面在立面上主要是强调二维的平面构图,或者暗示建筑形体的三维构图。

其次,建筑造型体现为色彩的运用和表达。色彩要素的造型运用目的是服从造型语言整体意义的表达。或是用于加强造型,或是用于组织、调节整体造型,是色彩要素与形体要素相辅相成,所以应该避免喧宾夺主的色彩表现效果。在凸出的烟台、主入口或门窗等处,相对提高色彩的明度及对比度,在需要凸显的部分色调相对较暖,这样就可以增强建筑形体的立体感、空间感,从而达到加强形体表现力;可以利用色彩图案或墙面装饰来打破大片实墙面造成的沉闷压抑的视觉形象,使其变得轻松活泼;还可以利用色彩统一建筑造型。

再者,建筑造型还表现为建筑表皮材料质感肌理的处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粗细、光泽与纹理,就会相应地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石头、砖、大理石板等给人以厚重感,反之,木材、竹子、玻璃等材料会给人以轻盈通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