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物体(二)》教材分析

(2015-06-26 09:44:50)
标签:

佛学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首先很感谢程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机会跟老师们汇报一下(出示课件)我对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理解和认识。(出示课件)这是我们本册教材的目录(出示课件)这是修订后教材的前后对比,原来教材的第二单元是位置与方向(出示课件)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是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这个单元主要有两个内容例1和例2。(出示课件)例1是教学观察一个几何组合体,例2是观察三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点(出示课件)

1.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下面具体说说本单元的编排与变化:

本单元的编排与变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重组了知识内容,(出示课件)突出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例1教学的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这个内容原来是在五年级上册,现在这部分内容出现在了我们本册教材之中。(出示课件)例2主要是教学从三个位置来观察三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这个内容是一个新编内容,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这部分内容的。下面我们在来从全套教材的视角来看看本单元的定位。(出示课件)

 

 

二年级上册

◆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

四年级下册

◆从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从3个位置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体的内容,让学生发现在某一个位置可能看到3个物体的形状会一样,为以后学习逆向思考作铺垫。

五年级下册

◆根据给定的观察到的一个面的形状,摆出4个、5个小正方体的立体拼搭形状,使学生感受到:从一个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立体图形形状;随着所用小正方体块数的增多,拼搭出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数量也增多。

◆给出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让学生摆出所观察的图形。使学生感受到从三面观察才能确定立体的形状。

老师们从这个前后知识的联系表就会发现:我们人教版教材把观察物体分为这样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二年级上册,观察实物或者说观察单一的一个几何体。第二个层次就是我们本册教材,主要就是观察几何组合体,这册主要都是正向观察的,为以后学习逆向观察和逆向思考作铺垫。第三个层次就是五年级的内容根据观察的结果摆出几何体,这主要是逆向思维。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本单元内容既是前面二年级内容的深化同时又是后面五年级学习的一个基础。所以本单元具有很强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也具有很强的作用。

第二个编排变化特点是:(出示课件)本单元呈现了清晰的活动思路和活动要求。本单元从例题到练习老师们处处都会发现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这样的一些活动,特别是一些活动的组合。比如例1是要求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例2是摆一摆、看一看。练习的第5题是看一看、说一说等等,这些活动要求都很清晰的呈现了操作、观察和判断的这样的一些活动程序,这样就为我们教学中师生有序的开展数学活动创造了条件。比如我们教学例1的时候,首先通过摆一摆让学生动手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从而生成观察的资源。然后再通过看一看,让学生获得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所看到的几何体的一个形状的表象。最后再来让学生连一连,就是让学生通过他们前面的观察,根据他们头脑中已有的形状的表象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从而完成连一连的判断任务。所以由此可见活动的程序是非常的清楚的。

第三个编排变化特点是:设计了多种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一个,就是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里的活动类型很多,老师们可以看一下。因为我们知道:学生要形成好的空间观念是离不开看、想、做、各种不同的活动发展的,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不仅有观察活动,还有让学生动手拼摆的操作活动,还有让学生想象猜测推理的探究活动,教材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练习的第4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从而让学生发现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这是观察活动。再比如操作活动(出示课件)我们看第3题,要求学生摆一摆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这道题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拼、摆、画这样的一些操作活动,在操作的过程中来体会从不同位置能看到的形状,进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还有一些想象推理猜测的探究活动,(出示课件)比如第6题,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几何组合体得到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来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对这些图形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不断地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调整,在通过拼摆验证,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比如第7题也是,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推理猜测,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他们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突破:

一、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突破建议:1.放手学生动手拼搭,生成观察资源。教学例1时,请学生用4个正方体拼搭出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进行充分的观察,通过分组活动,让全员参与观察。

2.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搭的几何体。如例1,让学生依次从前面、上面、左面认真看一看,还可以用手摸摸考到的面:说一说看到的面的形状;闭眼想一想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动手画出从不同方看到的图形(可以是草图)并与伙伴交流,通过看→想→画帮助学生建立各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表象。

3.通过比较,丰富认识。例1与“做一做”的几何体不同,但从正面、左面观察看到的形状一样。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设计学生初步体会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3个几何体的形状

突破建议: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可请学生按要求用正方体摆出要观察的几何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还可以画出从各方向看到的每个几何体的形状。

2.认真组织比较和交流活动。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从不同方向观察各几何体得到的形状,并归纳出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通的,是什么样子的图形,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各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得到的形状表象。切实认识到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五、教学建议(出示课件)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保障数学好活动的物质条件

本单元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和拼搭活动,除了准备必要的教具,还需要让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比如,每个学生准备2~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课堂上,一方面,两人或四人合作用手中的正方体搭出几何组合体,就能生成多种观察资源,使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搭成的物体,另一方面,两人或四人合作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组合体的形状,用手中的正方体把它搭出来。学生手中有“物”,才能实实在在地参与操作和观察活动,通过亲历从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和从二维图形到说三维图形的转化过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2.注重学生的观察活动

首先要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其次要选择大小适当的观察物体。同时,还要知道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观察,将物体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动,学生从各个方向进行观察。观察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对几何组合体的整体观察,让学生获得对组合体形状、大小的整体感知,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表象;要引导学生注意对组合体形状特征的观察,切实将在每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储存在头脑中;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回顾在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下头脑中建立起组合体完整表象。

3.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特别重要。动手操作,需要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还蕴涵猜测、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本单元特别需要组织以下操作活动:①运用多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进行拼搭,拼搭过程中体验各种组合体的形状特征;②画图,请学生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用正方体把它拼搭出来,经历由二维图形到几何组合体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出示课件)

    以上就是我对本册教材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一些认识,谢谢大家的聆听,还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