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的教学案例

(2016-08-22 22:23:11)
标签:

教育

《蘑菇该奖给谁》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材简析
  《蘑菇该奖给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黑兔和小白兔参加跑步比赛的故事,它告诉学生要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虽败犹荣。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分析
  《蘑菇该奖给谁》是本学期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童话故事。之前,学生在第一册学习过《北风和小鱼》、《三个小伙伴》等童话,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由于童话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从儿童的真实世界出发,所以学生特别喜欢。在学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就已经拿来读了。所以通过课前预习,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设计理念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演读、分角色读、讨论等)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掌握“乌”的规范写法。认识3个多音字“得、地、落”。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明白要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虽败犹荣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掌握“乌”的规范写法。认识3个多音字“得、地、落”。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明白要有勇气,敢于和强手竞争,虽败犹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好吗?

    小伞一把把,长在大树下,下雨不能打,做菜顶呱呱。

2、(出示“蘑菇”卡片)谁会读?(指导读好轻声)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蘑菇的童话故事,题目叫:(板书课题)蘑菇该奖给谁(在白板上贴蘑菇卡片)

4、这个课题是一句话,如果让你们给它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们会加什么标点?为什么?(指导读题,读出疑问的语气)

5、读了这个课题,你有没有疑问,谁想得到最大的蘑菇?(在白板上贴小白兔和小黑兔卡片)

6、谁最终得到了大蘑菇呢?请打开课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

、标出自然段;

、圈出生字(绿色通道的字用三角形标出,田字格中的字用圆圈标出);

ƒ、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错字,难读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2、 检查自读情况

兔妈妈遇到了难题,小朋友们,你们想帮帮她吗?想帮忙可是要先过字词关的哦!(闯关小游戏)

、第一关——生字(投影出示蘑菇卡片,开火车读,摘蘑菇)

、第二关——词语(投影出示四行词语词串,先指名读并评价,给读得好的学生发蘑菇卡片;再拍手打节拍齐读;最后玩“捉迷藏”的小游戏,词语隐现,快速识记)

ƒ、第三关——句子

1、 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

   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指名读,指出其中的多音字“得”)

2、 小白兔难为情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

   我要把地扫干净。

   秋风吹落了树叶。

   (指名读,指出其中的多音字“地”、“落”,根据不同语境进行辨析)

三、 走进课文

1、 课件出示第一段(指名读,强调“嘱咐”,联系学生的生活场景加以理解,比如想想早晨出门上学前妈妈会对自己说什么,再点名交流)。

2、 课件出示第二段(老师当兔妈妈来读,读完让学生指出哪些词语老师读的时候重点强调了,学生指出是“最出色”和“最大”)。

3、 课件出示第三段(指名读并评价,强调“得意”,指导学生读出得意的语气,让学生带着动作演读)。

4、 课件出示第四段(指名读让同桌点评,联系各自的经历,读出“难为情”的语气,再带着动作演读)。

同桌先分角色演读这两段,然后挑选两组上台分别戴好头饰来表演,表演得好的奖励蘑菇卡片。然后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三、四段,思考: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把蘑菇奖给谁?为什么?(蘑菇该奖给小黑兔,因为它得了第一名,把白板上的大蘑菇卡片移到小黑兔后面。)

5、 课件出示第五段(师范读)

6、 课件出示第六段(先自由朗读,再指名读,强调“所有的”、“都”,指导读出小黑兔得意的语气)

7、 课件出示第七段(强调“都”、“比我快”,指导读出小白兔沮丧的语气)。

学生分角色读第六、七段,思考:兔妈妈最终把蘑菇将给了谁?为什么?

8、 课件出示第八段(师范读)。

9、 课件出示第九段(生齐读,读出“不服气”的语气)

10、 课件出示第十段(师生共读,强调“高手”,让学生明白和比自己弱小得多的对手比赛,即使赢了也不光彩;和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比赛,即使输了也是勇敢的,虽败犹荣。所以我们应该和比自己厉害的高手比,才能有进步)。

四、 填空,根据提示复述课文情节。

1、小白兔比赛的对手是(      ),落在后面的是(        )。

2、小黑兔比赛的对手是(     ),小黑兔得了(        )。

3、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        ),因为他(             )。

五、 教学生字“乌”

1、认读生字。

2、区别“乌”和“鸟”。

3、生齐说笔顺并书空。

4、组词。

5、观察课件中的字是否规范,生答。

6、看清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师范写。

7、生描红并仿写。

六、 作业

“想一想,说一说”:第二天,兔妈妈又去采蘑菇,临走时又嘱咐两个孩子好好练习跑步,小黑兔这回会怎么做呢?

七、 板书

成功的教学案例成功的教学案例成功的教学案例成功的教学案例

 

 

 

以生为本,让课堂活起来

——《蘑菇该奖给谁》反

    本学期初我在“高效课堂”汇报时,自我感觉底气不足和忐忑不安,觉得一年级的课堂似乎远远达不到这个效果,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课堂一直没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总感觉孩子还是躁动。而今天这堂课的效果让我惊讶,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惊艳!用组内其他老师的评价来说——你们班的课堂参与度太高了,而且是一整节课。几个深夜的奋战准备,感觉一个字——值!静下心来反思,为何今天的课堂效果如此之不同于往日?我觉得:

一、 以生为本,教学设计紧凑完整有趣

    从谜语导入到揭示课题,再到想帮课文中的兔妈妈解决难题要先闯字词句三关,再到走进文本,分角色扮演读好每一句,最后复述故事情节。衔接自然,巧设悬念,逐层推进,再适时地穿插一些游戏环节,再加上精心设计的课件辅助,孩子们的心始终被吸引着,自然就不容易分心。所以,要想备好一堂课,首先要备好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每一环节的设计都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二、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演读文中的对话

语文教学本身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性又恰巧能在戏剧表演中被体验出来。尤其是童话故事,有着鲜明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快乐,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伴随他们一生。童话是小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最好材料。而本文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非常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当学生读到小黑兔回答妈妈的问话时,我让他停了下来,并让学生评价他读得好不好。学生纷纷举手说读得不好,我问他们哪里读得不好,学生说没有读出得意的语气。这时我加以点拨,说“如果你们平常考试或比赛得了第一名,都会怎么做啊?”一语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纷纷说:“我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骄傲。望着他们兴奋的小脸,我微笑着说:“那这就是——‘得意’的意思!谁能读好这一句?‘得意’一次?”在学生充满感情的读书声中,我又让他们站起来,配上动作,表情再来读一读,看哪个小朋友读得最得意。只见孩子们有的双手叉腰,面露不屑;有的高高竖起大拇指,面带骄傲总之,孩子们读得很投入,也似乎从读中尝到了甜头,从他们“得意”的神情中,我找到了身为教师独有的幸福感。接着几次的对话我都会引导学生在他们自己身上寻找这种感觉,如小白兔的难为情,小黑兔的不服气,相信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深有体会,只要教师耐心引导,孩子在朗读中的表现肯定是不错的。

三、 小奖品——蘑菇卡片。

    这也是今天学生参与度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要教的课文是《蘑菇该奖给谁》,不妨用五彩的卡纸做些蘑菇卡片,谁上课积极、回答得响亮又正确,那就把卡片当堂送给他,这样既应了课文的意,又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果然,孩子们都想得到蘑菇卡片,自然要认真听、积极发言才行。一堂课下来,我几乎把全班叫了个遍,因为太多孩子举手了,尤其是好几个平时一言不吭的孩子,今天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其实,卡片并不那么精美,但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珍宝,因为那是老师对自己的表扬肯定,这也许正是一年级孩子的可爱之处吧!

四、 久而久之的默契。

    每个环节,我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指明要求后孩子们都能执行好。比如之前学《识字》部分时,教给孩子们拍手读每行的词串,要求每拍手读完一行要停一个节拍后再读下一句,今天在闯词语关时,正好把本课的词语打成了四行词串的模式,所以当时我灵机一动,让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去读读看。本以为有段时间没练了,孩子们会抢拍什么的,担心效果不好,但是孩子们读得很顺畅,整齐地拍、整齐地读。再比如自由朗读,之前只要让他们自由朗读,最后总是会变成齐读。而今天孩子们都认真地各读各的,书声朗朗。看来,我和孩子们已经越来越有默契了!

    当然,有亮点也有不足。比如课堂容量有些大,所以有点赶,尤其是最后的写字环节。因为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又是有着选择困难综合症,为了力求完整性,哪儿都不舍得割舍,明知面面俱到不可能,但还是芝麻西瓜都不放。再比如一些小细节,有些孩子回答好后没有及时得到蘑菇卡片,导致挫伤了孩子的一些积极性。另外,仍然感觉自己的语言可以再简洁些。凡事都做不到那么完美,遗憾,也许会让下次更美!

通过本课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让学生反复品读,有层次有深度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发挥自己的表演潜力,使他们的头脑灵起来,眼睛神起来,嘴巴动起来,双手舞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长期以往,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总之,以生为本精心备的课,课堂效果不是一点半点的好。孩子们是课堂的主角,主角活了,课堂就活了,精彩了,所以今天这堂课是我入校以来上得最舒服的一节课感谢孩子们,给你们今天满分的表现点赞!最后,感谢我的一年级语文组团队,是集体的智慧成就了精彩的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